今天点虫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孛术鲁翀,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疑问一:《元史》卷一百九十 列传第七十七(3)

《元史》卷一百九十 列传第七十七(3)

最佳答案:性出无舆马仆御,所过,负者息肩,行者避道。巷夫街叟,至于童稚厮役,咸称之曰“韩先生、韩先生”云。宪府尝举为教官,谢曰:“幸有先人之敝庐可庇风雨,薄田可具饘粥,读书砥行,无愧古人足矣,禄仕非所愿也。”受而不赴。暮年愈自韬晦,然未尝忘情于斯世,郡之良二千石政事有所未达,辄往咨访,性从容载导,洞中肯綮,裨益者多。

天历中,赵世延以性名上闻。后十年,门人李齐为南台监察御史,力举其行义,而性已卒矣。年七十有六。卒后,南台御史右丞月鲁不花,尝学于性,言性法当得谥,朝廷赐谥庄节先生。其所著有《礼记说》四卷,《诗音释》一卷,《书辨疑》一卷,《郡志》八卷,文集十二卷。

当性时,庆元有程端礼、端学兄弟者。端礼,字敬叔,幼颖悟纯笃,十五岁,能记诵《六经》,晓析大义。庆元自宋季皆尊尚陆九渊氏之学,而朱熹氏学不行于庆元。端礼独从史蒙卿游,以传朱氏明体达用之指,学者及门甚众。所著有《读书工程》,国子监以颁示郡邑校官,为学者式。仕为衢州路儒学教授。卒年七十五。端学,字时叔,通《春秋》,登至治辛酉进士第,授仙居县丞,寻改国子助教。动有师法,学者以其刚严方正,咸严惮之。迁太常博士,命未下而卒。后以子徐贵,赠礼部尚书。所著有《春秋本义》三十卷,《三传辨疑》二十卷,《春秋或问》十卷。

吴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人。自羁狖知学,即善记览。工词章,才思涌溢,发为歌诗,清丽俊逸。弱冠,因读宋儒真德秀遗书,乃幡然有志于为己之学,刮摩淬砺,日长月益,尝以持敬致知之说质于同郡许谦,谦复之以理一分殊之旨,由是心志益广,造履益深,大抵务在发挥义理,而以辟异端为先务。登至治元年进士第,授高邮县丞,明达文法,吏不敢欺。再调宁国路录事。会岁大旱,饥民仰食于官者三十三万口,师道劝大家得粟三万七千六百石,以赈饥民;又言于部使者,转闻于朝,得粟四万石、钞三万八千四百锭赈之,三十余万人赖以存活。迁池州建德县尹。郡学有田七百亩,为豪民所占,郡下其事建德,俾师道究治之,即为按其图籍,悉以归于学。建德素少茶,而榷税尤重,民以为病,即为极言于所司,榷税为减。中书左丞吕思诚、侍御史孔思立列荐之,召为国子助教,寻升博士。其为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许衡之成法,六馆诸生,人人自以为得师。丁内忧而归,以奉议大夫、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所著有《易诗书杂说》、《春秋胡传附辨》、《战国策校注》、《敬乡录》,及文集二十卷。

师道同郡又有王余庆,字叔善,仕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亦以儒学名重当世云。

陆文圭,字子方,江阴人。幼而颖悟,读书过目成诵,终身不忘。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咸淳初,文圭年十八,以《春秋》中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之曰墙东先生。延祐设科,有司强之就试,凡一再中乡举。文圭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遣使驰币聘之,以老疾,不果行。卒年八十五。

文圭为人,刚明超迈,以奇气自负。于地理考核甚详,凡天下郡县沿革、人物土产,悉能默记,如指诸掌。先属纩一日,语门人曰:“以数考之,吾州二十年后必有兵变,惨于五代、建炎,吾死,当葬不食之地,勿封勿树,使人不知吾墓,庶无暴骨之患。”其后江阴之乱,冢墓尽发,人乃服其先知。有《墙东类稿》二十卷。

文圭同里有梁益者,字友直,其先福州人。博洽经史,而工于文辞。其教人,以变化气质为先务,学徒不远千里从之。自文圭既卒,浙以西称学术醇正、为世师表者,惟益而已。益所著书,有《三山稿》、《诗绪余》、《史传姓氏纂》,又有《诗传旁通》,发挥朱熹氏之学为精。年五十六卒。

周仁荣,字本心,台州临海人。父敬孙,宋太学生。初,金华王柏以朱熹之学主台之上蔡书院,敬孙与同郡杨珏、陈天瑞、车若水、黄超然、朱致中、薛松年师事之,受性理之旨。敬孙尝著《易象占》、《尚书补遗》、《春秋类例》。仁荣承其家学,又师珏、天瑞,治《易》、《礼》、《春秋》,而工为文章。用荐者署美化书院山长。美化在处州万山中,人鲜知学,仁荣举行乡饮酒礼,士俗为变。后辟江浙行省掾史,省臣皆呼先生,不以吏遇之。泰定初,召拜国子博士,迁翰林修撰,升集贤待制。奉旨代祀岳渎,至会稽,以疾作,不复还朝。卒,年六十有一。其所教弟子多为名人,而泰不华实为进士第一。

其弟仔肩,字本道,以《春秋》登延祐五年进士第,终奉议大夫、惠州路总管府判官。与其兄俱以文学名。

仁荣同郡有孟梦恂者,字长文,黄岩人。与仁荣同师事杨珏、陈天瑞。梦恂讲解经旨,体认精切,务见行事,四方游从者皆服焉。部使者荐其行义,署本郡学录。至正十三年,以设策御寇救乡郡有功,授登仕郎、常州路宜兴州判官,未受命而卒,年七十四。朝廷赐谥号曰康靖先生。所著有《性理本旨》、《四书辨疑》、《汉唐会要》、《七政疑解》,及《笔海杂录》五十卷。

陈旅,字众仲,兴化莆田人。先世素以儒学称。旅幼孤,资禀颖异。其外大父赵氏学有源委,抚而教之,旅得所依,不以生业为务,惟笃志于学,于书无所不读。稍长,负笈至温陵,从乡先生傅古直游,声名日著。用荐者为闽海儒学官,适御史中丞马雍古祖常使泉南,一见奇之,谓旅曰:“子,馆阁器也,胡为留滞于此!”因相勉游京师。既至,翰林侍讲学士虞集见其所为文,既然叹曰:“此所谓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者矣。”即延至馆中,朝夕以道义学问相讲习,自谓得旅之助为多。与祖常交口游誉于诸公间,咸以为旅博学多闻,宜居师范之选,中书平章政事赵世延又力荐之,除国子助教。居三年,考满,诸生不忍其去,请于朝,再任焉。元统二年,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至元四年,入为应奉翰林文字。至正元年,迁国子监丞,阶文林郎。又二年卒,年五十有六。

旅于文,自先秦以来,至唐、宋诸大家,无所不究,故其文典雅峻洁,必求合于古作者,不徒以徇世好而已。有文集十四卷。

旅平生于师友之义尤笃,每感虞集为知己。其在浙江时,集归田已数载,岁且大比,请于行省参知政事孛术鲁翀,亲奉书币,请集主文乡闱,欲为问候计,乃冲冒炎暑,千里访集于临川。集感其来,留旬日而别,惓藐以斯文相勉,惨然若将永诀焉。集每与学者语,必以旅为平生益友也。一日,梦旅举杯相向曰:“旅甚思公,亦知公之不忘旅也,但不得见尔。”既而闻旅卒,集深悼之。

同时有程文、陈绎曾者,皆名士。文字以文,徽州人,仕至礼部员外郎。作文明洁而精深,集亦多称之。绎曾字伯敷,处州人。为人虽口吃,而精敏异常,诸经注疏,多能成诵。文辞汪洋浩博,其气烨如也。官至国子助教。论者谓二人皆与旅相伯仲云。

李孝光,字季和,温州乐清人。少博学,笃志复古,隐居雁荡山五峰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闻,泰不华以师事之,南行台监察御史阖辞屡荐居馆阁。至正七年,诏征隐士,以秘书监著作郎召,与完者图、执礼哈琅、董立同应诏赴京师,见帝于宣文阁,进《孝经图说》,帝大悦,赐上尊。明年,升文林郎、秘书监丞。卒于官,年五十三。

孝光以文章负名当世,其文一取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以措辞。有文集二十卷。

疑问二: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最佳答案: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元英宗硕德八剌是元朝的第五位皇帝,是元朝中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硕德八刺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嫡子,母亲庄懿慈圣皇后,弘吉剌氏。大德七年(1303),他生于洛阳附近的怀州王府。那一带是宋代理学奠基人二程的故乡,他从小过的是地主士大夫式的生活,又受到推行“汉法”较为积极的父亲的影响,耳濡目染,使得硕德八剌比较容易接受汉族封建地主文化,自然与蒙古草原马背上长大的贵族子弟大不相同。

早在大德十一年(1307),元成宗死后,他的侄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得到右丞相哈剌哈孙的协助,从怀州赴京夺得皇位,嗣后又让位给驻守在漠北的哥哥海山,即武宗。不久,武宗病死,传位给他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是谓仁宗。根据武宗生前与仁宗的约定,仁宗以后应把皇位让给武宗之子和世㻋。 但在仁宗登位后的第五年, 即延祐三年 (1316),右丞相铁木迭儿为固位取宠,迎合仁宗意图,倡言立仁宗长子硕德八剌为太子。仁宗之母兴圣皇太后答己也觉得硕德八剌比和世㻋更为柔懦, 易于控制, 也力赞此举。 于是和世㻋被黜居于外。延祐三年(1316)十二月,14岁的硕得八剌被立为皇太子。授金宝,开府置官属。这样硕德八剌进一步成为朝廷内外儒臣竭力施加影响的对象。御史中丞赵简,监察御史段辅、马祖常,太子詹事郭贯等人,都先后上奏,请求 “近贤人,择师傅”,“招天下雅望博通之士”,对太子加强儒家正统教育。仁宗非常重视儒臣的奏请,并付诸实施。他亲赐经书给硕德八剌,令儒臣或3日或5日讲说其义,从而使硕德八剌对汉族传统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和修养。如他即位后曾亲书唐人皮日休诗 “吾爱房与杜,魁然真宰辅,黄阁三十年,清风亿万古”,赐与丞相拜住。表明他不仅通晓汉族文字,而且博识雅怀,谙于典故,能够信手拈来,形之笔端,以借喻自己与拜住的关系,十分得当。他的汉文化素养在元朝诸帝中是不多见的。

延祐六年(1319)十月,仁宗授予硕德八剌玉册,诏命百司庶务必须先告知太子,然后奏闻。硕德八剌告诫中书省臣说:“至尊将天下事托付与我。我日夜忧惧,怕不能胜任,你们应当洗心涤虑,恪勤职守,勿有差失,免得增加君父的忧虑。”延祐七年(1320)正月,仁宗身感不适,硕德八剌忧形于色,焚香祈祷。仁宗驾崩以后,他素服寝卧地上,每天只喝一碗粥,哀毁过礼。这年三月,18岁的硕德八剌于大明殿即皇帝位,是谓英宗。

年青的英宗,刚强而充满锐气,他自恃储位早正,得位当然,遂对蒙古沿行的选汗制度进行了改革,于登位之后才于大明殿朝会诸王。蒙古贵族们对这种废改“国礼”的做法极为不满。英宗在贵族集团中很快陷于埋怨和孤立之中。答己皇后也发现这位少年皇帝,“毅然见于颜色”,远非原以为的那么柔懦,不由得发出了 “吾不该立此小儿”的悔恨之语。

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妇女地位较高,她们作为“蒙古包”的主人,主持一切家务,战时则随军操持军务、牲畜等。她们对子女也有较大的权力,因此蒙元王朝曾多次出现母后监国摄政的情形。答己是武宗和仁宗的生母,崇信喇嘛教,有浓厚的游牧贵族思想意识。她监国干政时,自然倾向于重用与她政治意识一致的亲信侍从或世袭军事游牧贵族,而不是那些她平日较少接触的儒臣。体现在政治上,她的治国主张明显地趋向保守。仁宗死后第4天,英宗还未即位,答己就把当时的中书右丞相伯答沙撤掉,更立铁木迭儿为右丞相。他们互相勾结,成为分割英宗君权的强大势力。

铁木迭儿自成宗时起,就供职宣徽院,武宗时做上了宣徽使。宣徽院掌玉食及燕享宗亲宾客之事,属后妃直接掌管,铁木迭儿与其他宣徽使臣乘机与太后结下了特殊的关系,在宫廷中形成了内侍集团。他们倚凭太后权势,常常外任要职,如仁宗、英宗时任过丞相的伯答沙、阿散、铁木迭儿以及英宗时的御史大夫铁失,均系宣徽院出身。内侍集团与朝内地主士大夫官僚集团形成对峙,政治上往往反映了保守的游牧贵族的利益。英宗对徽政院权力过重曾有察觉,他曾在鹿顶殿对大臣铁失说:“徽政院虽隶属太皇太后,我看它与诸司一样,凡簿书应全部让御史审核。”铁木迭儿在武宗、仁宗时期就因贪赃枉法等事,多次被儒臣及御史台弹劾贬职,但每一次都受到答己庇护,重任要职,而每一次上任,铁木迭儿便对弹劾过他或不依附他的臣僚施以报复。他做了右丞相之后,对仁宗所亲信的一些大臣大加排挤,前平章政事萧拜住、杨朵儿只因曾在仁宗时劾奏铁木迭儿不法,被逮至徽政院,以违太后旨的罪名惨遭诛杀。仁宗最信任的儒臣李孟,也被褫夺秦国公印,其先祖墓碑也被扑毁。与铁木迭儿关系至密的黑驴、赵国荣、木八刺等人,一个个进入中书,担任要职。英宗对铁木迭儿等人安插亲信、垄断朝政极为不满。徽政院使失烈门受太后指使,要求更换朝官,英宗拒绝道:“先帝旧臣,不宜轻动。等我即位后,再与宗亲元老商议,贤者任之,邪者黜之。”

答己与铁木迭儿等保守势力的专权,已对英宗构成了直接威胁,英宗感到自己不但是个势单力薄的孤家寡人,而且自身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为了牵制铁木迭儿,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英宗即位不久便毅然决然地把与铁木迭儿一党的左丞相合散免职,把木华黎的后裔世祖时的丞相安童的孙子拜住立为左丞相,并引为心腹。

拜住是东平王的后代,他的家族世居汉族农业经济发达的山东地区,其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封建地主化了。他们与山东地区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汉族士大夫集团有着较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因此,这个家族中出现过不少“蒙古儒者”。作为主掌礼仪、祭祀宗庙和赠谥的太常礼仪院使,拜住有更多的机会与虞集、关澄等儒臣交往。他经常延纳儒士,谘访古今礼乐刑政,治乱得失,尽日不倦。这自然与英宗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因此早在英宗为太子时,二人就情趣相投。加上拜住又是赫赫功臣木华黎的子孙,在贵族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任命他为左丞相,有利于势单力薄的英宗加强自己在宫廷中的地位和权力。

至此,以答己和铁木迭儿为一方,以英宗与拜住为另一方的宫廷内部两大势力就这样形成了。一方面是“威临三朝”的太皇太后和 “布置爪牙、威詟朝野”的右丞相,另一方则是有志改革的年青的皇帝及其世故不深的左丞相。双方力量对比是悬殊的,但彼此的冲突已不可避免。

延祐七年 (1320),岭北行省平章政事阿散、中书平章政事黑驴及御史大夫脱忒哈、徽政使失列门等与要束谋的遗孀亦列失八阴谋废黜硕德八剌,改立硕德八刺的弟弟安王兀都思不花为可汗,被人告发。英宗猜度到幕后指使人就是兴圣皇太后答己。他召拜住进宫决策,先发制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领宫中卫士把阿散、脱忒哈、黑驴、失烈门、亦列失八一齐捕杀。亦列失八的儿子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买驴也被逮捕、抄家。参与废立阴谋的徽政院使米薛迷被流放到金刚山,前太子詹事床兀儿被处斩。安王兀都思不花被降封为顺阳王,到十一月也被杀死。铁木迭儿因有太后庇护,便称病躲在家里,不再过问中书省事。

延祐七年(1320)八月,铁木迭儿摄太尉,奉玉册行事。他以赵世延曾劾奏其奸,便诬以不敬罪,请求杀掉他,并追究省台诸臣。英宗深知赵世延为忠良,断然拒绝了铁木迭儿的要求。十一月,铁木迭儿又借故奏免右丞相高昉等官员,再度遭到拒绝。此时,英宗与拜住关系更加密切,而铁木迭儿渐被疏远。拜住奉旨去范阳立忠宪王碑 (即木华黎碑)。长期装病的铁木迭儿听说拜住外出,想出莅省事,入朝朝见英宗,至内门,英宗差人告诉他: “你年事已高,应保重身体,待新年时入朝也不迟。”铁木迭儿怏怏而还。铁木迭儿跃跃欲试,英宗冷淡处之且柔中带刚,内心则充满了对拜住的恩遇和信任。

英宗时期的宫廷政治大体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延祐七年一月仁宗死,到至治二年九月,铁木迭儿和答吉相继病逝,计2年又9个月。后期从至治二年十月,任拜住为右丞相起,到至治三年八月 “南坡之变”,计10个月。

英宗前期,由于答己与铁木迭儿一派势力很强,双方势力虽然出现对峙,但矛盾还没有公开化,拜住只能通过私下场合的建议和献策,对铁木迭儿派的势力扩张,起一些抵制作用,拜住还不能大量引用那些政治倾向上和他一致的儒臣。英宗前期的政治大体保持了成宗、武宗以来的旧传统,同时也有许多创进。

经济方面,为摆脱困境,节约开支,英宗大胆省减吏员,降低官秩。即位以后,英宗即下令汰掉上都留守司留守5员。降太常礼仪院、通政院、都护府、崇福司,并从二品; 蒙古国子监、都水监、尚乘寺、光禄寺,并从三品; 给事中、阑遗监、尚舍寺、司天监,并正四品; 其官位皆递降一等。另外,还罢掉了少府监、回回国子监,行通政院等机构。削免了行中书省的丞相一职。对各地的流民,英宗赏赐大量粮马予以安抚。对饥荒地区实施酒禁、减免赋税。为减轻农民负担,英宗还多次减免徭役征发。至治二年(1322)二月,罢上都歇山殿及帝师寺役。三月,罢京师诸营缮役卒4万余人。七月,将在京师服役的千余名有病军匠遣还,并赐予钱钞。八月,给庐州的归业流民发放粮食。并诏命画师在鹿顶殿壁上画蚕梦图,时时观之,以便知习民事。外出巡视,则明令诸营扈从不得践踏民田。一次,英宗车驾驻扎在兴和,天气寒冷,左右要求归还京师,英宗说:“兵以牛马为重,民以稼穑为本。我在此逗留,是想让马得放牧,民得收获,一举两得,还计乎什么寒冷呢”可见,英宗是个重农爱民的皇帝。

英宗还实行了一些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明令禁止宗教人士不得交通诸王,掌阴阳五科者不得泄露占候。中书省掾曹不得漏泄机密。禁止百姓妄言时政。不准汉人执兵器出猎,不准练习武艺。沂州人张昱、济南道士李天祥分别以妖言罪和教人兵艺罪被杖笞。”

英宗非常重视学习汉民族文化。延祐七年 (1320) 十二月,翰林学士忽都鲁都儿迷失将他翻译的宋儒真德秀写的《大学衍义》进献英宗。英宗称赞道:“修身治国,无逾此书”。赐钱5万贯。随后以 《大学衍义》印本颁赐群臣。他还下令存恤孔氏子孙贫乏者,以示尊崇。至治元年 (1321) 五月,命世家子弟入国学读书。至治二年3月,英宗接受中书省臣的建议,令中书平章政事廉恂、参议中书事张养浩、都事孛术鲁翀负责兴办国学。外郡学校则由御史台、翰林院、国子监商议筹办。英宗还特别规定翰林,集贤官年满70者不必致仕(退休)。他两度诏命翰林国史院纂修《仁宗实录》、后妃功臣传。至治三年 (1323) 二月,《仁宗实录》修成。

英宗善于纳谏,他曾任命宦官孛罗台为太常署令,太常官认为刑人不得参与祭祀,英宗便罢免了孛罗台。中书省臣提议节制赏赐,英宗也予。英宗时期,虽力图改革赏赍制度,但由于蒙古贵族施加压力成效不大。他登极初,本不想普赐宗亲,后屈于压力,仍赏赐诸王百官总计金5000两、银78万两、钞121. 1万贯、币57364匹、帛49322匹、木棉92672匹、布23398匹、衣859袭,另有鞍勒、弓矢等。赏赐数目相当惊人。直至至治三年 (1323) 三月,以国用匮竭,英宗才宣布停止诸王赏赍以及皇后答里麻失里等人的岁赐。同年太史院请求禁止下一年的兴作土功,英宗也接受了。英宗曾想在元旦张灯宫中,参议中书省事张养浩上书谏止,他马上下令罢止。并赐张养浩帛2匹以示褒赏。他对臣僚们说: “自今以后,我若有过,人人皆可直言。”他对政务非常关心,敕令百官日勤政务,不得懈怠。有人通过近臣进献7根宝带,英宗说: “我登帝位,不见你们荐举贤才,却为人进带,这是利诱我,快还掉它”。河南发生灾荒,群臣皆不能解释原因,英宗说:“这全是因为我治道未洽,你们不尽心职守。我们应当各务勤恪,免得百姓再蒙灾难”。他对官吏的选任很重视,曾遣派使者赴各省铨选官吏。敕令“台宪用人,勿拘资格”。但对四宿卫、兴圣宫及诸王部则又明令不得任作南人 (南方的汉人)。

至治二年 (1322) 十月以后,英宗皇帝的国策政令发生了泾渭分明的改变。

英宗决心“一新政治” 的根本原因是即位以来日益激化的社会阶级矛盾和元朝经济方面的困境。据《元史·英宗纪二》载,仅至治二年1月至9月,各地水、旱、霜、雹、蝗灾和饥馑就近50次,面及山东、河北、四川、湖北十余省的广大地区。自然灾害的困扰使得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加速发展。从至治二年5月到三年3月的10个月内,就发生了临邑王驴儿、道州符翼轸,泉州留应总等多次民变; 两江岑世兴、湖广龙仁贵2次兵变,和静江獠族、西番参卜朗族少数民族起义。这种“地道失宁,风雨不时”的社会状况,迫使英宗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改革制度,调整政治。铁木迭儿和答己的相继病卒,使英宗基本摆脱了保守势力的钳制,为实施改革提供了契机。

至治二年 (1322) 十月,英宗以拜住为中书右丞相,为表示信任之专,不再另立左丞相。在《特命右丞相诏》 中英宗决心励精求治,革新政务。在此后数月内,英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新政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规模起用汉族地主官僚及儒臣。拜住“首荐张珪,复平章政事,召用致仕老臣,优其禄秩,议事中书。不用次才,唯恐少后,日以进贤退不肖为重务”①。吴元珪、王约、韩从益、赵居信、吴澄、王结等人,都在短短数月内被擢任为集贤、翰林院及中书官职。这一期间,“士大夫遭摒弃者,咸以所长收叙,文学之士,则待以不次之除”②。规模之大,在元代也属罕见。至治三年正月,英家又发布《振举台纲制》,“举善荐贤,为治之要”,“怀才抱德,隐晦不仕者,亦明荐扬。”①四处搜访山林隐逸之士。可见他们起用儒臣的迫切心情。

二、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从元世祖时期起,元朝已创设一套庞大的行政官僚机构,从至元三十年以来,改升创设,日积月增,越来越臃肿不堪,各级官僚巧立名目,安插亲近,耗费大量库财,成为元朝财政的巨大累赘。至治二年十一月起,英宗“始锐意减罢崇祥、寿福院之属十有三署,徽政院断事官、江淮财赋之属六十余署。”②但后因被刺而未能完成机构改革。

三、行助役法。元代农民劳役繁多,负担很重,至治三年四月英宗下诏“行助役法。”就是运用国家政令,使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按一定比例,上交一小部分土地的岁收,作为助役费,用于补偿一般农民劳役方面的经济负担。《元史·干文传传》载: “会创行助役法,凡民田百亩,令以三亩入官,为受役者之助。”“文传谕豪家大姓,以腴田来归,而中人之家,自是不病于役”。可见此法对广大农民是有利的。

四、减轻徭役。凡差役先征商贾和富家大户,以保护农业劳动力。又 “全免江淮科包银”以及 “两浙煎盐户牢盆之役”,“岁减海运粮二十万石”,“免回回人户屯役戍河西者银税”,罢上都等十处 “诸金银冶”,“听民采炼”。

五、审定颁行《大元通制》。至治二年正月,英宗命将仁宗时未最后审定完毕的法令编纂工作继续进行,乃令枢密副使完颜纳丹、侍御史曹伯启、判宗 *** 普颜、集贤大学士钦察、翰林直学士曹元用,以二月朔会集中书平章政事张珪既议政元老率其属众共同审定并加以补充,制定《大元通制》,颁行天下。该书是元朝“政制法程”的汇编。它把“行汉法” 的行政措施以法令条文的形式确立下来。

英宗新政的核心问题,就是“行汉法”。所谓 “汉法”,就是建立在中原、南方封建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封建上层建筑,包括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器,法律制度与正统儒家思想等等。任何游牧民族的统治阶级,要在中原和南方建立统治,都必须顺应中原与南方原有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固定要求,因此,“以汉法治汉地”是历史的要求。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长期经营漠南汉地,对此有所认识,曾起用大批儒臣,并采用一系列行汉法的政治措施。但是,一部份保守的蒙古贵族却竭力主张以蒙古旧俗统治汉地,从而形成顽固维护与汉地经济不相适应的游牧封建上层建筑的消极势力。自忽必烈以来,蒙古贵族内部要求行汉法派与守旧派之间不断对峙,双方力量互有消长。至元代中期,蒙古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新的分化。长期定居中原和南方已封建地主化了的蒙古贵族官僚和汉族地主阶级在经济上有更为密切的联系,更热衷于以地租剥削的方式来维持其阶级利益。这使得英宗的改革较忽必烈时期有了更为深刻和广泛的基础。改革的措施以实施汉法为主了。

但是,英宗所进行的改革,触犯了大多数保守的蒙古色目贵族的利益,自然引起他们的抵制和反对。英宗减罢冗官对身居肥缺美差的贵族特权阶级也有很大触动。为改变积重难返的弊习,英宗警告群臣:“卿等居高位,食厚禄,当勉力图报”,“若为不法,则刑必无赦”。但保守贵族的不满和抵制,阻碍了新政的实行。拜住曾告诉英宗: “我有一些除恶尽善的办法,但许多人阻挠,不好实行”,英宗对他说,“你有好办法尽管实行,别人的议论,我可以不听。”英宗独任丞相,君臣同心,亲信无间,史称“千载一时”。英宗对丞相言听计从,拜住则显得有点脆弱,在守旧派的的反扑面前优柔寡断。从他们君臣形影相吊的孤独处境,不难看出新政的实施遭受到沉重压力。这沉重压力来自以铁失为代表的贵族势力。

铁失的父亲是昌王阿失,母亲是盖里海涯公主,妹妹是英宗的皇后速哥八剌。他在爱育黎拔力八达之时,官居翰林学士承旨,宣徽院使。英宗即位后兼太医院使,中都威卫都指挥使(至治元年改称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至治元年三月,观音保被杀死,御史台空虚,铁木迭儿趁机引荐他为御史大夫。此后他的地位愈加尊贵,掌管了禁卫军左右阿速卫。铁失贪财好货,品格卑鄙,他拜铁木迭儿为义父,自居养子。铁木迭儿死后,英宗说他贪蠹无厌,下令籍其家,以惩其后,并毁所立碑,追夺其官爵及封赠制书。至治二年十二月,铁木迭儿子宣政院使八思吉思,又坐刘夔冒献田地伏诛,仍籍其家。次年二月,刘夔及参与此冒献田地案的同佥宣政院事囊加台也被诛杀。铁失及其党羽感到不祥的阴影在渐渐迫近,于是阴谋策划宫廷流血政变。

至治三年(1323),铁失为发动宫廷政变,寻找物色新的靠山。他与晋王也孙铁木儿的心腹、王府内史倒剌沙“深相要结”。八月二日,铁失遣使至也孙帖木儿处,告以准备发动政变之谋,并说事成之后,推立也孙铁木儿为帝。5日,英宗的大驾从上都向南出发,夜晚驻营于距上都30里的南坡店。趁深夜英宗熟睡之际,铁失与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中书平章政事赤斤铁木儿、铁木迭儿的儿子前治书侍御史锁南、前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完者以及按梯不花等5个蒙古诸王,共16人,闯入皇帝行幄,以卫兵为内应,先杀拜住,然后铁失手弑英宗于卧床之上。九月四日,早已觊觎皇位的晋王也孙铁木儿于龙居河 (即怯绿连河) 即皇位,是为泰定帝。十月,皇权在握的也孙铁木儿为维护其皇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将弑君的铁失等人处死。英宗皇帝从葬诸帝陵。泰定元年 (1324) 二月,尊谥曰睿圣文孝皇帝,庙号英宗。英宗死后,儒臣们深切悼念他的英灵。苏天爵在《题忠献王传》中感叹: “呜呼! 以先帝之刚明英断,丞相之公平秉直,使天假以年……则其规举施设将大有可观者。自古忠义之士,欲除奸邪,率为小人所构,宁非天耶宁非天耶”数年以后,张养浩在英宗画像前赋诗寄托哀思道:“封章曾拜殿间,凛凛丰仪肃九川。回首桥山泪成血,逢君不忍问龙颜。”

英宗在位仅三年多的时间,21岁就惨遭谋弑,是元朝最短命的皇帝之一。他虽然运祚不长,但他新政中的某些成果,如 “助役法”等被泰定帝保留下来。英宗倡行的新政对推进元代地主封建化有积极作用。

① 《元史》卷一三六《拜住传》。② 《金华集》卷二四。① 《永乐大典》卷二六一○,中华书局影印本。② 《元史·张珪传》。

疑问三:《元史》卷一百八十一 列传第六十八

最佳答案: 元明善

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其先盖拓跋魏之裔,居清河者,至明善四世矣。明善资颖悟绝,出读书,过目辄记,诸经皆有师法,而尤深于《春秋》。弱冠游吴中,已名能文章。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辟掾,行枢密院。时董士选佥院事,待之若宾友,不敢以曹属御之。及士选升江西左丞,又辟为省掾。会赣州贼刘贵反,明善从士选将兵讨之,擒贼三百人。明善议缓诖误,得全活者百三十人。一日,将佐白:“宜多戮俘获,及尸一切死者,以张军声。”明善固争,以为王者之师,恭行天罚,小丑跳梁,戮其渠魁可尔,民何辜焉。既又得贼所书赣、吉民丁十万于籍者,有司喜,欲滋蔓为利,明善请火其籍以灭迹,二郡遂安。升掾南行台。未几,授枢密院照磨。转中书左曹掾,掾曹无留事。始,明善在江西时,张瑄为其省参政,明善有马,骏而瘠,瑄假为从骑,久益壮,瑄爱之,致米三十斛酬其直。后瑄败,江浙行省籍其家,得金谷之簿,书“米三十斛送元复初”,不言以酬马直,明善坐免。久之,有为辨白其事者,乃复掾省曹。

仁宗居东宫,首擢为太子文学。及即位,改翰林待制。与修成宗、顺宗《实录》,升翰林直学士。诏节《尚书》经文,译其关政要者以进。明善举宋忠臣子集贤直学士文升同译润,许之。书成,每奏一篇,帝必称善,曰:“二帝三王之道,非卿莫闻也。”兴圣太后既受尊号,廷臣请因肆赦,明善曰:“数赦,非善人之福,宥过可也。”奉旨出赈山东、河南饥,时彭城、下邳诸州连数十驿,民饿马毙,而官无文书赈贷,明善以钞万二千锭分给之,曰:“擅命获罪,所不辞也。”还,修《武宗实录》,又升翰林侍讲学士,预议科举、服色等事。延祐二年,始会试天下进士,明善首充考试官,及廷试,又为读卷官,所取士后多为名臣。改礼部尚书,正孔氏宗法,以宣圣五十四世孙思晦袭封衍圣公,事上,制可之。擢参议中书省事,旋复入翰林为侍读,岁中拜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又召入集贤为侍读,议广庙制。升翰林学士,修《仁宗实录》。英宗亲课太室,礼官进祝册,请署御名,命明善代署者三,眷遇之隆,当时莫并焉。至治二年,卒于位。泰定间,赠资善大夫、河南行省左丞,追封清河郡公,谥曰文敏。

明善早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汉间,晚益精诣,有文集行世。

初在江西、金陵,每与虞集剧论,以相切劘。明善言:“集治诸经,惟朱子所定者耳,自汉以来先儒所尝尽心者,考之殊未博。”集亦言:“凡为文辞,得所欲言而止,必如明善云‘若雷霆之震惊,鬼神之灵变’然后可,非性情之正也。”二人初相得甚欢,至京师,乃复不能相下。董士选之自中台行省江浙也,二人者俱送出都门外,士选曰:“伯生以教导为职,当早还,复初宜更送我。”集还,明善送至二十里外,士选下马入邸舍中,为席,出橐中肴,酌酒同饮,乃举酒属明善曰:“士选以功臣子,出入台省,无补国家,惟求得佳士数人,为朝廷用之,如复初与伯生,他日必皆光显,然恐不免为人构间。复初中原人也,仕必当道;伯生南人,将为复初摧折。今为我饮此酒,慎勿如是。”明善受卮酒,跪而酹之。起立,言曰:“诚如公言,无论他日,今隙已开矣。请公再赐一卮,明善终身不敢忘公言!”乃再饮而别。真人吴全节,与明善交尤密,尝求明善作文。既成,明善谓全节曰:“伯生见吾文,必有讥弹,吾所欲知。成季为我治具,招伯生来观之,若已入石,则无及矣。”明日,集至,明善出其文,问何如,集曰:“公能从集言,去百有余字,则可传矣。”明善即泚笔属集,凡删百二十字,而文益精当。明善大喜,乃欢好如初。集每见明经之士,亦以明善之言告之。

明善一子,晦,荫受峡州路同知,早卒。

虞集 弟槃 范梈

虞集,字伯生,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也。曾祖刚简,为利州路提刑,有治绩。尝与临邛魏了翁,成都范仲黼、李心传辈,讲学蜀东门外,得程、朱氏微旨,著《易诗书论语说》,以发明其义,蜀人师尊之。祖珏,知连州,亦以文学知名。父汲,黄冈尉。宋亡,侨居临川崇仁,与吴澄为友,澄称其文清而醇。尝再至京师,赎族人被俘者十余口以归,由是家益贫。晚稍起家,教授于诸生中,得孛术鲁翀、欧阳玄而称许之,以翰林院编修官致仕。娶杨氏,国子祭酒文仲女。咸淳间,文仲守衡,以汲从,未有子,为祷于南岳。集之将生,文仲晨起,衣冠坐而假寐,梦一道士至前,牙兵启曰:“南岳真人来见。”既觉,闻甥馆得男,心颇异之。

集三岁即知读书,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论语》、《孟子》、《左氏传》、欧苏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文仲世以《春秋》名家,而族弟参知政事栋,明于性理之学,杨氏在室,即尽通其说,故集与弟槃,皆受业家庭,出则以契家子从吴澄游,授受具有源委。

左丞董士选自江西除南行台中丞,延集家塾。大德初,始至京师。以大臣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时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丁内艰,服除,再为助教,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仁宗在东宫,传旨谕集,勿竟其事,集以刘生失礼状上之,移詹事院,竟黜刘生,仁宗更以集为贤。

疑问四:《元史》卷一百八十三 列传第七十(3)

最佳答案: 孛术鲁鋋子远附

孛术鲁翀,字子翚,其先隆安人。金泰和间,定女直姓氏,属望广平。祖德,从宪宗南征,因家邓之顺阳,以功封南阳郡侯。父居谦,用翀贵,封南阳郡公。初,居谦辟掾江西,以家自随,生翀赣江舟中,釜鸣者三,人以为异。翀稍长,即勤学。父殁,家事渐落,翀不恤,而为学益力,乃自顺阳复往江西,从新喻萧克翁学。克翁,宋参政燧之四世孙也,隐居不仕,学行为州里所敬。尝夜梦大鸟止其所居,翼覆轩外,举家惊异,出视之,冲天而去。明日,翀至。翀始名思温,字伯和,克翁为易今名字,以梦故。后复从京兆萧渼游,其学益宏以肆。翰林学士承旨姚燧以书抵渼曰:“燧见人多矣,学问文章,无足与子翚比伦者。”于是渼以女妻之。

大德十一年,用荐者,授襄阳县儒学教谕,升汴梁路儒学正。会修《世皇实录》,燧首以翀荐。至大四年,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延祐二年,擢河东道廉访司经历,迁陕西行台监察御史,赈济吐蕃,多所建白。五年,拜监察御史。时英皇未出阁,翀言:“宜择正人以辅导。”帝嘉纳之。寻劾奏中书参议元明善,帝初怒,不纳,明日,乃命改明善他官,而传旨慰谕翀。巡按辽阳,有旨给以弓矢环刀。后因为定制。还往淮东核宪司官声迹,淮东宪臣,惟尚刑,多置狱具,翀曰:“国家所以立风纪,盖将肃清天下,初不尚刑也。”取其狱具焚之。时有旨凡以吏进者,例降二等,从七品不得用。翀言:“科举未立,人才多以吏进,若一概屈抑,恐未足尽天下持平之议。请吏进者,宜止于五品。”许之,因著为令。除右司都事。时相铁木迭儿专事刑戮,以复私憾,翀因避去。

顷之,擢翰林修撰,又改左司都事。于是拜住为左相,使人劳翀曰:“今规模已定,不同往日,宜早至也。”翀强为起。会国子监隶中书,俾翀兼领之。先是,陕西有变,府县之官多罣罥者,翀白丞相曰:“此辈皆胁从,非同情者。”乃悉加铨叙。帝方猎柳林,驻故东平王安童碑所,因献《驻跸颂》,皆称旨,命坐,赐饮尚尊。从幸上京,次龙虎台,拜住命翀传旨中书,翀领之,行数步,还曰:“命翀传否”拜住叹曰:“真谨饬人也。”间谓翀曰:“尔可作宰相否”翀对曰:“宰相固不敢当,然所学,宰相事也。夫为宰相者,必福德才量四者皆备,乃足当耳。”拜住大悦,以酒觞翀曰:“非公,不闻此言。”迎驾至行在所,翀入见,帝赐之坐。升右司员外郎,奉旨预修《大元通制》,书成,翀为之序。泰定元年,迁国子司业。明年,出为河南行省左右司郎中。丞相曰:“吾得贤佐矣。”翀曰:“世祖立国,成宪具在,慎守足矣。譬若乘舟,非一人之力所能运也。”翀乃开壅除弊,省务为之一新。三年,擢燕南河北道廉访使,晋州达鲁花赤有罪就逮,而奉使宣抚以印帖征之,欲缓其事,翀发其奸,奉使因遁去。入佥太常礼仪院事,盗窃太庙神主,翀言:“各室宜增设都监员,内外严置局锁,昼巡夜警,永为定制。”从之。又纂修《太常集礼》,书成而未上,有旨命翀兼经筵官。

文宗之入也,大臣问以典故,翀所建白近汉文故事,众皆是之。文宗尝字呼子翚而不名。命翀与平章政事温迪罕等十人,商论大事,日夕备顾问,宿直东庑下。文宗虚大位以俟明宗,翀极言:“大兄远在朔漠,北兵有阻,神器不可久虚,宜摄位以俟其至。”文宗纳其言。及文宗亲祀天地、社稷、宗庙,翀为礼仪使,详记行礼节文于笏,遇至尊不敢直书,必识以两圈,帝偶取笏视,曰:“此为皇帝字乎”因大笑,以笏还翀。竣事,上《天历大庆诗》三章,帝命藏之奎章阁。擢陕西汉中道廉访使。会立太禧院,除佥太禧宗禋院,兼祗承神御殿事,诏遣使趣之还。迎驾至龙虎台,帝问:“子翚来何缓”太禧院使阿荣对曰:“翀体丰肥,不任乘马,从水道来,是以缓耳。”太禧臣日聚禁中,以便顾问,帝尝问阿荣曰:“鲁子翚饮食何如”对曰:“与众人同。”又问:“谈论如何”曰:“翀所谈,义理之言也。”从幸上都,尝奉敕撰碑文,称旨,帝曰:“候朕还大都,当还汝润笔赀也。”

迁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诸生素已望翀,至是,私相欢贺。翀以古者教育有业,退必有居。旧制,弟子员初入学,以羊贽,所贰之品与羊等。翀曰:“与其餍口腹,孰若为吾党燥湿寒暑之虞乎!”命撙集之,得钱二万缗有奇,作屋四区,以居学者。诸生积分,有六年未及释褐者,翀至,皆使就试而官之。帝师至京师,有旨朝臣一品以下,皆乘白马郊迎。大臣俯伏进觞,帝师不为动,惟翀举觞立进曰:“帝师,释迦之徒,天下僧人师也。余,孔子之徒,天下儒人师也。请各不为礼。”帝师笑而起,举觞卒饮,众为之栗然。

文宗崩,皇太后听政,命别不花、塔失海牙、阿儿思兰、马祖常、史显夫及翀六人,商论国政。翀以大位不可久虚,请嗣君即位,早正宸极,以幸天下。帝既即位,大臣以为赦不可频行,翀曰:“今上以圣子神孙,入继大统,当新天下耳目。今不赦,岂可收怨于新造之君乎!”皇太后以为宜从翀言,议乃定。迁礼部尚书,阶中宪大夫。有大官妻无子而妾有子者,其妻以田尽入于僧寺,其子讼之,翀召其妻诘之曰:“汝为人妻,不以资产遗其子,他日何面目见汝夫于地下!”卒反其田。

元统二年,除江浙行省参知政事。逾年,以迁葬故归乡里。明年,召为翰林侍讲学士,以疾辞,不上。至元四年卒,年六十。赠通奉大夫、陕西行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南阳郡公,谥文靖。

翀状貌魁梧,不妄言笑。其为学一本于性命道德,而记问宏博,异言僻语,无不淹贯。文章简奥典雅,深合古法。用是天下学者,仰为表仪。其居国学者久,论者谓自许衡之后,能以师道自任者,惟耶律有尚及翀而已。有文集六十卷。

子远,字朋道,以翀荫调秘书郎,转襄阳县尹,须次居南阳。贼起,远以忠义自奋,倾财募丁壮,得千余人,与贼拒战,俄而贼大至,远被害死。远妻雷为贼所执,贼欲妻之,乃诋贼曰:“我鲁参政冢妇,县令嫡妻,夫死不贰,肯从汝狗彘以生乎!”贼丑其言,将辱之,雷号哭大骂,不从,乃见杀。举家皆被害。

李枿

李泂,字溉之,滕州人。生有异质,始从学,即颖悟强记。作为文辞,如宿习者。姚燧以文章负大名,一见其文,深叹异之,力荐于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未几,以亲老,就养江南。久之,辟中书掾,非其志也。及考除集贤院都事,转太常博士。拜住为丞相,闻泂名,擢监修国史长史,历秘书监著作郎、太常礼仪院经历。泰定初,除翰林待制,以亲丧未克葬,辞而归。天历初,复以待制召。于是文宗方开奎章阁,延天下知名士充学士员,泂数进见,奏对称旨,超迁翰林直学士,俄特授奎章阁承制学士。泂既为帝所知遇,乃著书曰《辅治篇》以进,文宗嘉纳之。朝廷有大议,必使与焉。会诏修《经世大典》,泂方卧疾,即强起,曰:“此大制作也,吾其可以不预!”力疾同修。书成,既进奏,旋谒告以归。复除翰林直学士,遣使召之,竟以疾不能起。

泂骨骼清峻,神情开朗,秀眉疏髯,目莹如电,颜面如冰玉,而唇如渥丹然,峨冠褒衣,望之者疑为神仙中人也。其为文章,奋笔挥洒,迅飞疾动,汩汩滔滔,思态叠出,纵横奇变,若纷错而有条理,意之所至,臻极神妙。泂每以李太白自似,当世亦以是许之。尝游匡庐、王屋、少室诸山,留连久乃去,人莫测其意也。侨居济南,有湖山花竹之胜,作亭曰天心水面,文宗尝敕虞集制文以记之。泂尤善书,自篆、隶、草、真皆精诣,为世所珍爱。卒年五十九。有文集四十卷。

疑问五:鲁翀文言文

最佳答案:1. 文言文阅读王约字彦博,至元十三年,翰林学士王磐

《元史 王约传》(许嘉璐 编译) 译文供参考: 王约字彦博,祖先是汴人,祖父王通,向北方迁居到真定。

王约天性颖悟,气质不凡。他师从中丞魏初,博览经史群书,擅长文辞,通晓国家的体制,不因时尚所趋而动摇他的志向。

至元十三年,翰林学士王磐荐举他任从事,丞旨火鲁火孙以司徒开府,经奏请授王约为从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兼司徒府掾。不久又被征用为中书省掾,授任礼部主事。

二十四年,拜监察御史,授承务郎。他首先提出建立储君,以及修纂史书等倡议。

当时任丞相的桑哥对参政郭佑在任中丞时曾经奏请诛杀右丞卢世荣等人之事怀恨在心,所以诬陷他犯有其他的罪过,王约上奏章为郭佑申明冤屈。他查办了成都盐运使王鼎的不法之事,将其罢官除名。

改任御史台都事。南台侍御史程文海入朝奏事,指出桑哥许多罪过。

桑哥大怒,又因王约与程文海互相呼应而更相弹劾他,所以六次上奏要求诛杀他们,皇上没有批准他的奏请。王约因为陇西地处偏远,建议在陕西设立行御史台,皇帝按照他的建议下诏颁行。

出朝救济河间饥民,分发救济物品均匀公平合理,调查灾情得法,使很多人保全了性命。 三十一年,迁任中书右司员外郎。

四月,成宗即位,他上奏陈说了二十二件事,主要内容是:充实京师的储备,减轻差税的负担,开放对狩猎的禁令,免除过去拖欠的钱粮,救济穷苦孤独的人,取消不必要的各种杂役,禁止设立鹰房,振兴御史台的职责,清除一贯作恶的奸臣,安抚慰劳远方的臣民,谢绝各地的贡献,征询政令的利弊,使农民得到实惠,奖励兴办学校,设立义仓备灾,核查税户,重视名爵,明确赏罚,选择良才任地方守令,精简官僚机构,明定法律,裁撤中书省的左右两司。他又建议中书省应除去繁冗的公文,各地政务一方面信任行省办理,一方面责成六部负责。

调任兵部郎中,改任礼部郎中。请求实行赠官赐谧的典制来表彰忠臣和功臣,并建议将时政记录交付给史馆以备编写史书实录之用,设立供需府来专门负责物资供应,这些建议都得到而颁布执行。

拜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奉诏到京畿东道救济饥民,分发了五十万石米粮,所救活的饥民达五十余万人。

藉此他上疏分条论述了京东地区的十件利弊之事,请求再调运粮米继续救济他们,中书省了他的建议,使百姓们获得了再生。 高丽国王王昛年老,传王位给他的儿子王謜。

国中有人对王子王謜执政不服气,制造流言蜚语离间他们父子二人。等到王謜到京师朝见时,他们私下派人到朝廷贿赂执政官员,把王謜扣留在京不遣送回国。

王昛复位,于是便任用小人执政,厚敛赋税而滥施刑罚,国中人成群结队到朝廷来告状。中书省下令拘捕作乱的首要分子,把他们关押在刑部狱中。

但他们的党羽们仍然不思悔改,于是中书省奏请将此事交给王约负责查问。王约来到高丽国,宣布了皇帝的诏书,并且开导王昛说:“天地之间,最亲近的莫过于父子,最重要的莫过于君臣关系。

那些小人们只知道为自己谋利,他们难道肯为你的家族国土着想吗!”高丽国王王昛感激得流出眼泪,自我检讨说:“臣年老糊涂,听信了奸邪小人之言,所以才造成如此后果,现在我知道错了。我甘愿呈献表章自我承认错误,并且请王子謜回国主政,至于那些奸 *** 羽,则完全听任使者的惩治。”

第二天,王约逮捕了他们,审查了他们的罪行,判处流放的二十二人,处以杖刑的三人,罢免了两个有官职的人。他又任命老臣洪子藩为相,让他革除弊政,废除了十三处不在交通要道上的水驿,免除耽罗地区进贡那些不是其地所产的物品,因此使东方百姓非常喜悦。

回朝述职,合乎皇帝的旨意,授任太常少卿。 不久皇帝下诏命王约同宗正、御史一起审查京师狱囚,王约以自己所任是管理祭祀的官而推辞,皇帝没有同意。

于是他审阅了各种案件,判决了二百六十六人,其中罪当处死的有七十二人,因无罪而得到释放的有八十六人,平反了吴得诚的冤案,发遣流入娼门的十个良家归女从良嫁人,把元旦带刀擅自出入殿廷的八十人判处了杖刑流放。于是他建议因斗殴而杀人的人应该比死罪减轻一等,被颁布成为法令。

又因浙民告状,行省、南台意见不同,相互诉讼,难以定案,命王约负责审理。王约到杭州,只用了二十天就理清了此案,使行省、南台都没有不同的意见。

皇帝特命拜任刑部尚书,以此来奖励他以前的功劳。 大德十一年,仁宗自怀州到京师,肃清宫禁之乱,因平章赛典赤、安西王阿难答,与左丞相阿忽台阴谋叛乱,命令刑部审查惩治他们的罪行。

王约说:“按照法令的规定,犯有谋逆之罪的人不必施刑追问口供,可以直接处死。”由此受到仁宗的信任。

富宁库丢失了金子,王约怀疑是被轮流值班的宿卫所盗,没有多久,他的看法果然得到了证实,管库的官吏因此而得以免除罪责。 监察御史上奏说通州仓库中的三万石大米,因漏雨而受潮。

王约认为这一定是仓米在长期积存中被湿气蒸潮的结果,经过检验,这些受潮的仓米还能够食用,于是就免除了管库官吏的罪。 有宗王兄弟二人镇守边疆,其中为兄的心中暗存异志,弟弟劝谏他而不听从,就上马奔驰而去,兄派遣家奴拿着弓箭去追他,弟。

2. 翻译文言文

元史·卷一百九十·列传第七十七 题名 题名: 元史·卷一百九十·列传第七十七 所属文学时期: 明代文学 所属朝代: 明代 作品体裁: 其他 主题词或关键字: 元史·卷一百九十·列传第七十七 内容摘要 《元史》是记载自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至元朝灭亡160余年历史的史书。

明朝建立的时候,元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很强大。朱元璋利用编修《元史》这一举动,来表明自己建立明朝的合法性。

《元史》修成也就意味着一个朝代的结束,从而打消元朝残余势力复国的幻想。明朝在建国之初即急于编修《元史》是有着良苦的政治目的的。

同时,明朝修《元史》也是为了总结和吸取元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为明朝的长治久安提供借鉴。 《元史》全书210卷,其中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

有14位皇帝的本纪,《太祖纪》除记载铁木真一生活动外,还记载了其以前10世的简单情况和世系。《元史》各志,按时间先后记述事实和制度的变化沿革,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

《天文志》记载了天文学家郭守敬所制作的天文仪器的制作、使用方法、用途和效果,以及引进西域的天文仪器。还记录了元代的各种历法,特别是郭守敬创制的《授时历》。

《地理志》记录元代考察黄河发源地的情况,是汉唐以来对黄河河源考察最具体、记载最详细的文献。《祭祀志》对蒙古族生活习俗的记载为研究蒙古族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元史》有列传人物1281 正文 原文 原文文件 原文文件 元史·卷一百九十·列传第七十七 列传第七十七 儒学二 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当唐之季,其先自天台来徙。

宋南渡后,以进士科发身者十人,持节分符,先后相望。曾祖襜,钦州司法参军,脱略豪隽,轻赀急施,人以郑庄称之。

祖岩,起嘉定甲戌进士,知福州闽县事,卓行危论,奇文瑰句,端平、嘉定间,士大夫皆自以为不可及。其在江西幕府,平赣州之难于指顾之顷,全活数十万人。

父居仁,淳佑丁未进士,知台州军州事,文辞政事,亦绝出于四方。至长孺,其学益大振,《九经》、诸史,下逮百氏,名、墨、纵横,旁行敷落,律令章程,无不包罗而揆序之。

咸淳中,外舅徐道隆为荆湖四川宣抚参议官,长孺从之入蜀,铨试第一名,授迪功郎、监重庆府酒务。俄用制置使朱?孙之辟,兼总领湖广军马钱粮所佥?,与高彭、李湜、梅应春等,号南中八士。

已而复拜福宁州倅之命,会宋亡,退栖永康山中。 至元二十五年,诏下求贤,有司强起之,至京师,待诏集贤院。

既而召见内殿,拜集贤修撰,与宰相议不合,改教授扬州。元贞元年,移建昌,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

程文海方贵显,其家气焰薰灼,即违法,人不敢呵问,其树外门,侵官道,长孺亟命撤之。至大元年,转台州路宁海县主簿,阶将仕佐郎。

大德丁未,浙东大昆,戊申,复无麦,民相枕死。宣慰同知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至县,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

长孺察其有乾没意,悉散于民。阅月再至,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

脱欢察怒曰:“汝胆如山耶!何所受命,而敢无忌若此!”长孺曰:“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脱欢察虽怒,不敢问。

县有铜岩,恶少年狙伺其间,恒出钞道,为过客患,官不能禁。长孺伪衣商人服,令苍头负货以从,阴戒驺卒十人蹑其后。

长孺至,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驺卒俄集,皆成擒,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夜行无虞。民荷溺器粪田,偶触军卒衣,卒抶伤民,且碎器而去,竟不知主名。

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群妪聚浮屠庵,诵佛书为禳祈,一妪失其衣,适长孺出乡,妪讼之。

长孺以牟麦置群妪合掌中,命绕佛诵书如初,长孺闭目叩齿,作集神状,且曰:“吾使神监之矣,盗衣者行数周,麦当芽。”一妪屡开掌视,长孺指缚之,还所窃衣。

长孺白事帅府归,吏言有奸事屡问弗伏者,长孺曰:“此易易尔。”夜伏吏案下,黎明,出奸者讯之,辞愈坚,长孺佯谓令长曰:“颇闻国家有诏,盍迎之。”

叱隶卒缚奸者东西楹,空县而出,庭无一人。奸者相谓曰:“事至此,死亦无承,行将自解矣。”

语毕,案下吏哗而出,奸者惊,咸叩头服罪。永嘉民有弟质珠步摇于兄者,赎焉,兄妻爱之,绐以亡于盗,屡讼不获直,往告长孺,长孺曰:“尔非吾民也。”

叱之去。未几,治盗,长孺嗾盗诬兄受步摇为赃,逮兄赴官,力辨数弗置,长孺曰:“尔家信有是,何谓诬耶!”兄仓皇曰:“有固有之,乃弟所质者。”

趣持至验之,呼其弟示曰:“得非尔家物乎?”弟曰:“然。”遂归焉。

其行事多类此,不能尽载。延佑元年,转两浙都转运盐使司长山场盐司丞,阶将仕郎,未上,以病辞,不复仕,隐杭之虎林山以终。

长孺初师青田余学古,学古师王梦松,梦松亦青田人,传龙泉叶味道之学,味道则朱熹弟子也。渊源既正,长孺益行四方,访求其旨趣,始信涵养用敬为最切,默存静观,超然自得,故其为人,光明宏伟,专务明本心之学,慨然以孟子自许。

唯恐斯道之失其传,诱引不倦,一时学者慕。

3. 文言词 谤讥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非议讥刺:谤讥匈匈,流于四方|下愚无知,谓为吝啬,腾之谤讥。

词语分开解释: 谤 : 谤(谤) bàng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谤讥。谤讪。谤议。谤毁。诽谤。责备:谤木

讥 : 讥(讥) jī 讽刺,挖苦:讥讽。讥评。讥笑。讥诮。冷讥热嘲。查问,察问。指责,非议:讥议

《汉书·师丹传》:“谤讥匈匈,流於四方。” 元 孛术鲁翀 《范坟诗》:“旧德陈苦辞,往往厄谤讥。” 清 朱之瑜 《与本多重昭书》:“是故羹藜衣敝,不敢以古制自丰,而下愚无知,谓为吝啬,腾之谤讥。” 《战国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 文言词 谤讥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非议讥刺:谤讥匈匈,流于四方|下愚无知,谓为吝啬,腾之谤讥。

词语分开解释: 谤 : 谤(谤) bàng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谤讥。谤讪。

谤议。谤毁。

诽谤。责备:谤木讥 : 讥(讥) jī 讽刺,挖苦:讥讽。

讥评。讥笑。

讥诮。冷讥热嘲。

查问,察问。指责,非议:讥议《汉书·师丹传》:“谤讥匈匈,流於四方。”

元 孛术鲁翀 《范坟诗》:“旧德陈苦辞,往往厄谤讥。” 清 朱之瑜 《与本多重昭书》:“是故羹藜衣敝,不敢以古制自丰,而下愚无知,谓为吝啬,腾之谤讥。”

《战国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 有关孔子的成语和古诗

歌颂孔子的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唐·唐玄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悲哉孔子没》——宋·王安石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孔子》——宋·王安石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

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与孔子有关的成语:(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 (9)韦编三绝。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孛术鲁翀!孛术鲁翀传文言文翻译,点虫知识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