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点虫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长方体的认识,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疑问1: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答:【精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好教案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1-5的序数,能用序数词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加深理解序数的含义。

2、能够根据方向卡的提示,沿不同方向给物体排序。

活动准备

情境挂图、动物磁性卡、1-5数字磁性卡两套,方向指示卡,红、黄、蓝三色火车头卡片和配套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直观感知。

(一)、师: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地方,那里有小火车、摩天轮、过山车……猜猜看是什么地方?(儿童游乐场)来,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出发喽!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二)(出示情境挂图)师:游乐场到了,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幼儿互相交流后,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1、提问:

①火车头是什么颜色?(变换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多方位思考问题)②从火车头的方向数第一节车厢是什么颜色?谁坐在里面?

③蓝色车厢是第几节?

④第五节车厢是什么颜色?

⑤第三节车厢里没有人,它去哪儿了?(胖胖猪在过山车上),从而引出下一个环节。

2、提问:

①从下往上数胖胖猪坐在第几个座位上?

②贝贝羊的座位排第几?

③如果从上往下数,第几个座位是空的?

④胖胖猪排在第几?

3、师:我的一个好朋友叫"小美丽",她穿着一件漂亮的黄裙子,手里拿着红色的汽球,她也在游乐场里玩,可是我现在找不到她了,小朋友们能一找吗?

提问:

①从售票亭的方向数,"小美丽"排在第几?

②排在第一的是谁?

二、利用教具操作演示。

1、师:还有几个小动物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它们是谁呢?(教师一一出示胖胖猪、宝宝兔、嘟嘟牛、贝贝羊、乐乐龟,散乱地摆放在磁板上,请小朋友给它们排排队。)2、出示"→"标志卡,把"→"卡放到小动物的左侧提问:现在我们从箭头的方向数,谁排在第1?(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放在该小动物的下面)依次给其它小动物排序,送上数字卡。

3、变换箭头方向和小动物的位置,练习双向排序。

三、幼儿体验,巩固加深双向排序1、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站成一排,其他小朋友的手里拿有一张数字卡片。

师:老师要变魔术了(手拿"→"卡片站在小朋友的左侧)提问:从箭头的方向数,XX小朋友排在第几(第2),请下面手拿数字2的小朋友把数字宝宝送给他。请其他幼儿将手里的数字卡片送出去。

2、将"→"换成"←",另选一组幼儿练习双向排序。

四、游戏:

小朋友们,刚才你们是怎么来的?(坐火车来的)现在我们要坐火车回家了,谁愿意来当火车头?(请3名幼儿到前面扮演火车头,分挂上别红、黄、蓝色火车标志卡)。

发给其他幼儿每人一张火车票,请幼儿根据颜色和数字按顺序上车,请小朋友互相检查一下,是否正确。"出发喽!"随音乐开车离开。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认识长方形

目标:

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

2、诱发学习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准备: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

流程: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

过程:

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用处很大。

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 。(幼儿学会说)

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汽车、楼梯)

效果记录:对学习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

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为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本活动围绕去公园郊游的形式展开, 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主动、积极、自愿的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1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10。

难点:学习数字和图片、圆点进行匹配。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数字10。

2、理解10表示的实际意义,学习数字和图片圆点进行匹配。

3.大胆参与数学操作及交流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每张座位上贴上1-9的数字,每人一张胸卡(有数量不等的小动物)

2、数量为78910的动物卡片若干,大色子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复习9以内的数量

1)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幼儿随郊游音乐进场)

2)游戏:找座位,根据胸卡上图片的数量找相应的座位号。

师:我们每人都挂了一个卡片,看,我的卡片上有什么?有几只?那要去找数字几呢?(9只刺猬找9号座位,这就是对号入座)请你看看你的卡片上有几只动物应该找几号座位?

3)分别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并相互检查验证。

师:请你用‘几只动物找几号座位’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请你们相互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

评析:以郊游的形式引起兴趣,活动中对号入座也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复习9以内数物的匹配。

2、学习活动,认识数字10

1)复习9以内的数量

师: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公园吧!草地上有什么(柳树)有几棵 河里有几只鸭子?有几棵桃树?飞来了几只蝴蝶?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谁的卡片上也有和它一样多的小动物请上来。

2)认识数字10并理解10的实际意义

*师:看天上飞来了几只燕子?(9只)这时又飞来了一只,合起来有几只燕子呀?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目测数群)10只燕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10长得象什么?(出示数字10)它由哪两个数字组成呢?这样看是不是10呢(翻身)?(提醒幼儿知道10永远1在前,0在后面 )

*数字10除了可以表示10只小兔,还可以表示什么?请你找一找我们身上哪样宝贝正好是10?

3)游戏:掷色子,通过数数、认认、巩固10以内的数量。

游戏玩法:先由教师掷色子,看最上面的一幅图,如果掷到的是图片,请每个幼儿找到相应的数字;如果的是数字,请您找到相应的图片.(幼儿游戏3-4次)

评析:通过引导幼儿有序地观看公园美景,先复习了9以内的数量,在新授认识数字10时,教师运用合起来的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了10的由来。活动中还运用掷色子的游戏通过观察、数数、比较找出相应的卡片帮助孩子感知10以内的数。

3、个别操作活动:变成一样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目标:

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过程:

一、 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 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物体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木板3块。

2.长宽相同,厚薄不同的积塑每个幼儿3块。

活动与指导:

1.同时出示两块较薄的木块,让幼儿各种角度观察木板尺寸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把两块木板并放在讲台上,请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在他们说出一块木板“高些”,一块木板“矮些”后,告诉幼儿:小朋友的眼光不错,已经把它们的区别找出来了。不过,由于它们都太矮,所以我们不用高矮,而用厚薄来区分它们。分别在板子上作标记1和2让幼儿说出2号板子厚些,1号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块板子标记为3号,与2号板子比较,启发幼儿说出:3号木板厚些,2号木板薄些;把3块木板两两相比后,引导幼儿说出3号木板最厚,2号板子薄些,1号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从薄到厚的规律排序。

4.发积塑给幼儿,让幼儿区分它们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师指令,举出相应的积塑。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三个物体之间轻重关系,具有初步的轻重守恒能力。

2、有一定推理、比较的能力。

3、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感受过物体的轻重。

物质准备:

教具:实物鹌鹑蛋、鸽子蛋、鸡蛋各一个,天秤一架。

学具:《幼儿用书》(P32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可爱的蛋宝宝。

——教师:爸爸带宝宝出去玩,他们在小河边发现了一些可爱的蛋宝宝。你认它们吗?

——教师分别出示鹌鹑蛋、鸽子蛋和鸡蛋,请幼儿辨认。

2、谁轻谁重。

——教师:宝宝想知道它们哪个轻哪个重,你知道吗?

——请幼儿猜测、比较蛋的轻重,并讲述理由。

——教师分别引导幼儿比较鹌鹑蛋和鸽子蛋、鸽子蛋和鸡蛋的轻重,请幼儿将蛋放在天平上称一称,了解它们谁轻谁重。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鸽子蛋比鹌鹑蛋重,鸡蛋又比鸽子蛋重,那么鹌鹑和鸡蛋谁轻谁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启发幼儿从鹌鹑蛋、鸽子蛋和鸡蛋三者的轻重关系上进行推理。

3、幼儿操作活动。

——给重的打勾。观察画面上小动物坐跷跷板的情景,感知动物的轻重,认读字:轻、重。目测下面的三个动物,请你给最重的动物打勾。

——观察数字天枰,感知两边的数量,并填写二、符号。

——观察天平称上的水果,感知水果的轻重。目测旁边三个水果的重量,请何最重的水果打√。

4、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大家检查,并引导幼儿讲述理由,进一步巩固推算轻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逻辑学很强的学科,但它又无时不刻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一片树叶、五只小鸟、马路边的广告牌是方形的、我的纽扣是圆形的……既然它如此贴近我们,我们为何就不能让孩子主动去发现、去探求其中能自己解答的奥秘?因此,我设计《玩夹子》这活动,让孩子能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一些数的规律,知道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的各个环节,喻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目标:

1、学习点数,正确点数10以内夹子的数量。

2、能按照颜色的不同分类,比较多少,出现相关的数字卡,辨认数字。

3、乐意参与活动,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成果。

活动准备:

橘、绿夹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玩夹子

1、介绍游戏规则: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夹子,小朋友愿意怎么玩?

2、幼儿玩夹子:可以夹在衣服上、裤子上、辫子上等等。

二、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1、幼儿自由的数数数看,我们的身上有几个夹子?

2、个别展示

谁愿意上来数给大家看看。然后告诉大家你一共有几个夹子?

看看谁的夹子也和他一样多?

3、相互验证

相互数数看,你边上的好朋友一共有几个夹子?

三、按颜色分类、认识相关的数字。

1、教师示范

小夹子说同一种颜色的想在一起,你们说该怎么玩?

2、幼儿分类

现在,也把你的小夹子按颜色分开来玩吧。

问:你把夹子请到了什么地方?

有几个橘色的夹子,有几个绿色的夹子?请幼儿表达。

四、排列夹子

1、教师示范操作,幼儿寻找规律

2、理解排列,知道排列有基本规律

3、花样排列

4、幼儿尝试排列

5、展示并纠正

你的夹子在哪里排队,是怎么排队的?

五、收拾整理

请小朋友把绿色的小夹子送到绿色的小筐里,橘黄色的小夹子送到橘黄色的小筐里。

疑问2: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的目录

答:序言

博众家之彩,创自己特色

精彩课堂一:用智慧快乐营造数学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平移与旋转》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二:神奇的数学

——著名特级教师邱学华《神奇的数字编码》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三:放心地退出去,适时地站进来

——著名特级教师李烈《两位数乘两位数》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四: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詹明道《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五:教学“无痕”。精彩“有痕”

——著名特级教师钱金铎《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六: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习数学

——著名特级教师刘永宽《周长的认识》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七: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质数与合数》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八:科学整合教材,优化学习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蒋康华《正、反比例的意义》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九:创设生活化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钱希有《比较长短》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十:教是因为需要教

——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我会用计算器吗》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十一:活的数学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24时记时法》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十二:利用资源,引导发现

——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亿以内数的认识》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十三:让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乐园

——著名特级教师吴金根《平移与旋转》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十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可能与一定》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十五: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

——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认识乘法》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十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

——著名特级教师魏洁《认识平行》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十七:自主建构、主动探索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王凌《小数除法》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十八: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一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十九:让数学课堂充满情趣与智慧

——著名特级教师林良富《用字母表示数》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二十:在生活中提炼规律,在探究中追求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葛文君《乘法分配律》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二十一: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著名特级教师李忠俊《小数的意义》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二十二: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

——著名特级教师夏青峰《分数的意义》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二十三:“玩”出来的精彩

——著名特级教师卫建玫《长方体的认识》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二十四:让情感体验与认知过程共生

——著名特级教师孙卫胜《面积单位》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二十五: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名师孟晓庆《24时记时法》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二十六: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李烈《长方体表面积练习课》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二十七:富有“灵性”的课堂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分数的基本性质》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二十八:爱学、能学、会学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乘法分配律》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二十九:神奇的带子,好玩的数学

——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神奇的带子》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三十:贴近生活,精彩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钱希有《三角形的认识》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三十一: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计算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徐斌《一位数乘两位数》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三十二:让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乐园

——著名特级教师吴金根《确定位置》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三十三: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王凌《认识分数》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三十四:贴近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

——著名特级教师魏洁《确定位置》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三十五:“实、活、新”的课堂教学

——名师孟晓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精彩课堂实录

精彩课堂三十六:数学,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名师张齐华《圆的认识》精彩课堂实录

疑问3: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课堂实录

答: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课堂实录如下:

1、教学目标:在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体验探究分析的乐趣。

2、教学重点: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分析、验证得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长方形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

3、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复习面积:师: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的有关知识,老师这儿有一个图形A,如果给这个图形里面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个图形的。

4、比较面积的大小: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B,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呢?你有办法比较一下吗?生: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一摆。师:那我们就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摆一摆,一起来数一数,你能看出哪个面积大吗?为什么?

5、生汇报:师:图形A摆了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图形B摆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看来,用单位面积的正方形去摆,不仅可以比出面积的大小,根据这个图形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我们还能准确地知道它的面积到底是多少。

疑问4: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设计

答: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重点应该是什么 在这个学习阶段,教案该怎样设计,请看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资讯尽在教学设计栏目!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拼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27《图形拼组》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圆纸片、胶水、剪刀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动手实践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摆一摆中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转换与联系。

(二)、教材分析:《图形拼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一些特征。

(三)、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但经过一学期多的系统训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更多地还是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练习呈现方式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孩子感觉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四)、设计理念及意图:这节课通过先创设学生到聪聪、明明作客这样一个情境引入,再让学生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先是通过观察:“这些图形娃娃里藏着有什么秘密呢”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进行比较,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和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再把圆形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变成4个三角形等等。一环接一环,过渡自然、连贯。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想出了很多不同的拼组办法。教师及时贴在黑板上,起到了示范、指导和鼓励的作用。整堂课,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多尝试、多动手,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并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图案美、数学美。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活跃气氛。

1、课件出示聪聪、明明两张图片,邀请学生到他们家玩。学生四人搭火车唱着歌前进。

学生:按四人一组侧身,左手搭在前排学生的肩上,右手做火车的轮子绕圈滚动。唱:火车头,呜呜叫,拉着车厢快快跑,轰隆隆,唱着歌儿,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

2、认识聪聪、明明家门口的图形娃娃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同时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3、研究长方形的秘密。

师: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同桌的伙伴听。(学生自主学习、反馈1)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

生2:我发现了长方形的边有些长,有些短。

……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反馈2)

生:我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的。

……

学生之间可以有疑问地进行自主评价,同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验证。

4、学生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发现并上台演示正方形的特征。

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一起用自己的小手玩了玩图形,发现了图形里藏着好多好多的秘密,其实我们还可以让图形来变魔术。就看我们的小朋友们怎么变,怎么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变变变”(课题出示)。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1、今天,聪聪、明明的妈妈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可是午餐的菜还没有准备好,想请你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你们会做吗

2、出示第一道菜,叫“月饼拼盘”。要求学生用圆形变成一个正方形的月饼请小朋友们打开我们的书第28页自己看一看做一做,同桌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做一生上台讲解。学生自主学习。

3、出示第二道菜。要求学生用正方形拼摆成组合的三角形。指名回答并命名。学生动手操作。讲评学生的作品。再让同桌互评,自己是怎么做,图形像什么

4、聪聪明明的妈妈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她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个好玩的游戏----有趣的七巧板(出示),七巧板的游戏已有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一幅七巧板,它是用一个正方形分成7份得来的,大家认真的观察七巧板是由几块什么图形组成的现在就用七巧板来拼图,比比看谁拼的图最好看。学生动手。

5、刚才小朋友们拼得实在是太棒了,我把你们拼的图案都集中在电脑里面,大家请看。

这些都是你们自己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拼出的美丽图案,真不简单,可见,将来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就在你们里面。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去了聪聪明明的家,自己亲手做了两道菜,知道了图形之间有那么多的秘密,也用图形拼出了很多好看的、有趣的图案,我们成了小小设计师、厨师。今天我们在聪聪明明家也玩了一天了,应该要回去了,小朋友们准备好,我们要坐火车回来了。(放音乐)

上课开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导入,旨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主去评价,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必要的指导。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注意去倾听,而且自己也要注意去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评议点,从而适时引导学生介入评价。如长方形的上下、左右两条边是否一样长,需要动手折一折,这些都是要教师加以肯定的评议点。

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发现了正方形的特征,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创设让学生帮助别人做“菜”的情境,激发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感受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沟通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及做“家务”的乐趣。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使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的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拼摆“七巧板”的图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得到满足,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拼组”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整个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全体学生能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之中。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这一环节与课的开始相互照应,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五、教学片段实录:

师:好,聪聪、明明的家到了。今天他们家打扮的真漂亮,有这么多的图形娃娃在门口欢迎你们,你们想进去看看吗他们有问题要考考小朋友们:在这些认识的图形娃娃中你认识哪些图形(出示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这么多的图形娃娃,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里藏着什么秘密。请小朋友们拿出桌上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你的伙伴听一听。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

生2:我发现了长方形的边有些长,有些短。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3:我还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的。

生4:(学生站起来问)生3,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我刚才把长方形的上面与下面折了一下,发现了上面的那条边与下面的那条边是一样的。

生4:我也试一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高兴的笑着说)是啊,是啊,我也发现了。

生5:陈老师,我也用“生3”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

师:是嘛,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生6:陈老师,我刚才通过对折,发现了一个长方形可以变成两个正方形。

课堂上出现一阵混乱,有个小朋友说是,有的小朋友说不是,有些小朋友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生7:我的这个长方形对折之后,不是两个正方形,而我的同桌对折之后是两个正方形。(如下图:)

生8:我刚才把长方形剪一剪,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而且可以摆出不同的图形。(如下图:)

在这个学生的启发之下,其他的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剪刀,把一个个长方形剪一剪,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

六、教学反思:

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具体实践操作活动分不开,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而动手操作可以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使脑、手、口在同时动的基础上从直观现象到抽象出算理算法,展现知识的构成过程,分散难点,以便把新的知识内化成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知识结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为此,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对“图形拼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从操作入手,引导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最初的发现比较表面,后在教师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知道了长方形有哪些特点、长方形可以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变成其它图形,使知识逐步趋于完善。正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发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反思,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甚至争论,真正使学生介入了思维活动。学生也再次切身感受到在实践中动手操作的乐趣。这无疑对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有裨益。

那么,为什么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呢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点启示:

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不仅能真正确立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的主体地位,也能确立他们评价主体的地位,使他们能摆脱习惯于接受老师指导、评价的束缚,树立动手操作的信心,获得“我能行”的体验。

2、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要求学生关注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过程,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对动手操作进行深入地反思。要对自己或别人的发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必须去倾听,去思索,哪些是好的,哪些还需改进。这种思维活动的真正介入,可以使学生对图形的特点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是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魅力。上述案例清楚地表明,一个人的发现也许是不够完善的,但大家都来动脑筋,都来参与,就可能得到一个比较完善的发现。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对学生自主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调动大家都来参与动手操作的合作过程。特别是在合作过程中的交流与对话,必将会点亮每个合作者的智慧的火花,在扬弃中凝炼思维,发展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评价是评价的最重要的一种,教师在课堂里应充分利用,但是在课堂实践中,实施自主评价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逐渐改进。

自主评价比较费时,因此进行一次自主评价,需要教师花较大的精力。教师要在有效的准备时间里做到高质量的自主评价教学,就需要平时多积累对学生个体的了解程度,做到教学自主评价时能有的放矢。这方面,给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一些新教师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因此在新课改教学中,提高自主评价质量,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学生方面来说,自主评价的一个问题是有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到“点”上,有时甚至会离题很远。虽然促进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但是在一堂课上如果没有一个主题,则会对该课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学生出现跑题时,教师应该及时的予以补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堂主题上来。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一个“度” 。合理地运用这种评价方式,既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某一点,也不能让由学生思维信马由疆。这方面也给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总之,自主评价教学应该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来完成。在自主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拓展性思维既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改的基本方向,因此应该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一些图形纸制品、学具、多媒体课件、小剪刀等。

教学方式:分小组活动,每四人为一小组,设立小组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1.认一认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出示)

2.选物体

你们的学具盒里有这些物体吗请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剪一剪 贴一贴)

师:请你选择一个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吗谁能想个好办法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们想把自己剪得图形贴出来让别的小朋友也看看吗(师生共同贴出剪得图形)

二、【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剪得图形真漂亮,你们想看的更清楚吗看!老师已经把你们剪得图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谁能给这些图形取个好听的名字

现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图形长的比较像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过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认识图形》。

三、【实践操作】

这四种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动手围一围,摆一摆。

1. 用钉子板围。

2. 用小棒摆。

四、【课间活动】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新的图形,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来庆贺一下吧!(师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关的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4种图形,请大家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吗(有)

请你找出来,找到的小朋友请告诉你小朋友们!

2、辨一辨。(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指着有关实物有表面抢答。)

师:小朋友,你们都找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老师也找了一些回来,你们想不想看看下面进行抢答游戏,知道的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老师出示准备的几个实物课件)

3.数一数。

看,数学多有意思,就连我们今天学的图形也能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数这些有趣的图形吧!(课件出示组合的图形)

4.认一认。(多媒体出示交通标志)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表示什么每个图形里有哪些图形谁来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认清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

六、【创新活动——当个小小设计师】

1、导入。(多媒体出示学校的体育室,导入“小小设计师”。)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

我们学校的未来的体育运动室)

漂亮吗这位设计师利用了哪些图形来设计呢这个是什么图形这个呢. .

原来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图形能设计出这么漂亮的图画。

2、设计图画。

听音乐,运用今天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

3、汇报成果。

教师把设计好的图形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4、教师小结。

其他学生设计得也不错,课后我们就开个“小展览”大家一起来评一评,好不好!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做了小小设计师,只要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成为著名的设计师。老师相信经你们之手,一定会把我们的祖国设计的更加美丽、壮观!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

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以学生喜欢的动物形象导入,直接激趣,调动全班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找座位游戏

师: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

师: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

学生按卡找座位

2、介绍方法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

【设计意图:把单纯的表述学生自己原来的位置,升级到让学生在教室所有位置中找出指定的位置,在学生动起来的过程中,让他们进一步掌握并运用本堂课的知识点。】

3、介绍新位置

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多说一些)

4、点名游戏

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第2组第1个拍拍手!

……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

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小组汇报

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

1、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

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设计意图: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场景,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真正体验数学生活化。】

2、挂图出示第8页的第5题图

(1)情景导入

师: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

(2)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第8页的第5题吧。

3、同学们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座位小蚂蚁找到了好吃的,小兵、小明也想考考我们!

完成书中的第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师: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个小游戏:“听反话”

要求:(1)同座位的,一个说一个做。

(2)一个同学说,全班做

(3)一个同学做,全班同学说。

【设计意图:利用这个简单的游戏,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本中相关作业

设计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教学《位置》时也应体现这一理念。如寻找自己的位置,电影院对号入座等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其实经常会遇到。通过学生的课堂模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的游戏活动,既有趣味性,又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材分析

《位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课通过对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景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在本课前,教材已经依据学生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编排了上、下、前、后、左、右的知识学习。在本课中,把这几个方位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位置的综合训练学习。让学生能更系统全面的感知方位和位置。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本节课在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纬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坐在第几组第几个。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结合活动,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教育。

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是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通过挂图和课件等直观教具,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系列模拟活动,让学生更乐于融入课堂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疑问5:儿童怎样玩转立体图形?

答:江子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第三章是《认识图形(立体)》,对于刚刚六岁多一点的儿童,怎么教?怎么学?困惑不可谓不多。我尝试着简单梳理如下:

首先, 视觉 是此阶段儿童建构空间观念的起点。教师可以在立体王国的有趣故事中出示各种常见的几何体,请儿童依据已有经验和视觉进行命名。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儿童总是降生于一个立体世界里,但是,他们在学前阶段,总是在父母的有意安排下,先学会了对常见平面图形的命名;即便随后也会接触立体模型,但是终归要相对陌生一些。如果在学前阶段没有经历这样的学习历程,在一年级刚刚接触立体图形辨认时,可以在出示立体模型的同时,也出示容易混淆的平面图形,引导儿童根据视觉差异进行新的命名。

其次,依靠双手的 触摸 ,引导儿童将触觉结果与在此之前依据视觉所形成的立体图形的“表象”进行对照和综合。

这里的触摸活动既可以边观看边触摸,也可以带上眼罩进行盲摸;同时,还可以引导儿童将触摸的经验用语言描述出来。这个活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其实非常重要:通过多种感知觉的综合作用,可以有效地协助儿童摆脱纯粹视觉的局限性。

比如,当儿童初次“看到”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时(下图左一),他们往往认为是正方体;非常神奇的是,即便教师在此时根本没有进行任何纠正,而直接改为请儿童 盲摸 ,他们居然主动“改口”说是长方体!这些现象充分说明,触摸对于儿童建构空间观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活动。

随后, 制作立体模型 。

这种活动也往往没有受到正确的对待,要么认为儿童太小,他们连名字都还辨别的不够准确,怎么可能“制作”立体模型呢?!要么安排得不够合理,比如,在没有进行前面的两个教学活动的情况下,就直接让儿童“自由制作”;儿童当然也可以玩得很High,但是,从有意识有目的的教学活动的效率来说,就实在差强人意了。其实,视觉活动与触觉活动就相当于一个“输入”的过程:儿童将外在的“动作经验”逐步内化,从而建构生成立体图形观念;而制作模型就相当于一个“输出”的过程:儿童依据自己的内在观念去制作出自己“想象”中的几何体;也就是说,制作模型并 不是儿童直接对外在几何体的模仿 ,而是 内在观念外化 的结果。

最后, 立体图形盖章,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后附课堂实录)

在过程中,所谓的“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等)、“角”等说法,都可以作为立体图形的一部分在课堂对话中自然而然地带入,但是,不能引导儿童精确聚焦或辨析这些局部特征,低龄儿童只能从整体上感知几何体,以及相互之间的某些区别,他们一般还不能从局部细节上研究几何体的特征。

立体图形盖章,则直接把立体图形的“面”印在纸上,它们是立体图形的一部分,它们是另一类不一样的图形——平面图形!如何给它们分类、命名呢?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是:基于儿童,发展儿童。忘掉了前者,数学就变了一堆客观存在的“真理”,儿童就变成了“容器”,教学就变成了“灌输”,教育就变成了今日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忘掉了后者,数学仍然是一堆客观真理,只不过,它对于儿童来说“太难了”(暂时不能学,但是“何时可以学”的问题又有意无意的被忽视了);儿童变成了花园里既被木栅栏呵护着,又可以率性生长的草本植物——小时候的确无忧无虑、快快乐乐,但是慢慢地却长成了“野草”!教学看似热热闹闹,却无益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我们看来,客观存在的数学真理仍然以文化的形态存在着,它可以为儿童的认知活动提供必要的刺激和营养;而数学学习活动,总是儿童基于自己已有观念的发展水平,通过既被精心设计又充满无限开放性与可能性的课堂对话,让数学观念在儿童的大脑中得以活泼泼地、精彩地诞生!数学不再是纯粹客观的,当然,它也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在主、客交互的作用中,一步一步建构生成的——像儿童一样,数学观念也是有生命的,可以不断生长的!

第一板块:讨论游戏规则

今天的游戏超级好玩,我们来用立体图形盖章,或者说,我们来让立体图形们踩脚印。为了不让好玩的游戏变成教室里的一场灾难,老师照例要先跟孩子们讨论游戏规则,不到六岁的娃娃们自己说“要轻轻地涂,小心点儿。”“可以穿上画画的衣服(围裙)。”如果颜料蹭到桌子上、手上、地上可以“用纸擦。”如果时间长了,颜料变干了,就“用湿抹布擦。”

通过老师简单的演示,孩子们发现垫了泡沫纸印出的图形更完整,他们就会立刻学到这个小技巧。

好啦,穿好围裙和套袖,动手大干一场吧!

第二板块:立体图形盖章

老师给大家发材料,然后开始自由地盖章。老师尽量给每个孩子不同的模型,孩子们可以互相交换着用,大家都特别喜欢这个游戏,所以动起手来忙而不乱。

老师关注着每个孩子的操作情况,及时跟孩子对话,这个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有趣的小故事发生。

有时由于模型上涂的颜料不均,有的地方涂少了,盖出的章上有空白,琳就用毛笔把空白填上。

翔兴奋地让老师看他印的一个长条形状,问他怎么印的,原来是把圆柱体的侧面涂上颜料,让它“躺”下印的。老师把他的创意分享给其他孩子,并问翔:“如果把圆柱体的侧面全部涂上颜料,让它在纸上打滚儿,会印出什么样的图案呢?”他兴奋地继续探索。在他最终的作品上,还有圆锥体滚动的痕迹(下图中红色的大长方形)。

萌指着作品上的一些很小的点点告诉老师,那是她用正方体的角印上去的。

宝的作品(下图)左下角有一个不太规则的圆形图案,他说是球体的脚印。老师让他重新用球体印一下,发现他印的时候让球体在纸上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滚了滚,不过印出来的图案还是比原先那个小多了。

师:“这个(指原先那个较大的不太规则的球体脚印)刚印出来的时候是这么大吗?”

宝:“不是。”

师:“你是怎么弄的?”

宝:“(印完以后)用笔画的。”

宝可能是觉得球体的脚印太小了,太不明显了,这样的作品太不像话了,于是就动手让它变大一点吧!

老师接着问宝:“如果让球体在纸上滚一滚,它的脚印会是什么样的?”

宝:“就变大了。”

师:“如果让它从这边滚到那边呢?”

宝:“就是长条的了!”

学生作品:

第三板块:讨论分享

Ppt逐一出示每个孩子的作品——用立体图形盖章,请大家说出各种图案分别是谁的脚印。

师:“这是谁的脚印?”

生:“正方体!”

师:“这个图案叫什么名字呢?”

生:“正方形!”

师:“这是谁的脚印?”

生:“长方体!”

师:“这个图案叫什么名字呢?”

生:“长方形!”

师:“这是谁的脚印?”

生:“圆锥体!”“圆柱体!”“球体!”(盖章时用了底面较大的圆锥体,底面较小的圆柱体,所以孩子们可以通过圆的大小判断,哪个是圆锥体的脚印,哪个是圆柱体的脚印。)

师:“球体的脚印是这样大大的吗?”

生:“不是,是小小的。”

师:“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脚印怎么看起来啊!为什么呢?”

生:“它们都有圆。”

师:“这个图案叫什么名字呢?”

生:“圆形!”

师:“这是谁的脚印?”

生:“三棱锥!”

师:“这个图案叫什么名字呢?”

生:“三角形!”

师:“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呢?”

萌:“它有三个角。”老师请她到前面指一指“三个角”。

师:“哦,它有三个角,所以叫三角形。它还有什么呢?”

生:“边!”“三个边!”

老师一边用手“划”着指,一边数出三角形的三条边,说:“它还有三条边。那它可不可以叫‘三边形’啊?”

生:“可以!”

师:“那我们再来看这几个图形(指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当中,还有谁可以叫几边形,或几角形?”

生:“长方形!”

师:“为什么呢?”

生:“它有四个角。”“它有四个边。”

老师数出长方形的四个角、四条边,说:“它的确有四个角、四条边,那它还可以叫什么?”

生:“四边形!”“四角形!”

师:“哇!太棒了,我们可以自己创造一种新的命名了!”

生:“还有正方形!”

师:“正方形还可以叫什么名字?”

生:“四边形!”“四角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有四个边。”“它也有四个角。”

师:“哇!真的呀!正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

师:“在大家的作品里,这幅作品是我最欣赏的。”

师:“因为这里有很多神奇的图案,是翔自己探索、创造出新方法印出来的。比如,这个是什么形状?(指作品右下角蓝色三角形)”

生:“三角形!”

师:“怎么印出来的?”

生:“三棱锥!”

师:“可是,别人的三棱锥脚印不是这样的呀!怎么回事呢?”

生:“是三棱锥的那个面(指侧面,而非底面)!”

老师拿出三棱锥模型,请学生演示,他把三棱锥放倒。

师:“哦!翔把三棱锥的这个面(侧面)涂上颜料,就印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三角形!这个大大的红色的图案(作品左下方红色长方形),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形。”

师:“大家猜猜是怎么印出来的?”

生:“长方体!”

师:“昨天我们没有用这么大的长方体模型踩脚印啊!让翔告诉大家吧。”

翔:“用圆柱体滚出来的。”

生:“是让圆柱体倒下,躺下!”

师:“对!翔把圆柱体的侧面全都涂上颜色,先让它躺在纸上,就印出一个长条的痕迹,再让它从上往下滚,就印出了一个大大的——”

生:“长方形!”

师:“简直太好玩了!还有一个更神奇的呢!这个图案是怎么印出来的?(指作品中下部印得不太完整清晰的扇形)”

学生猜了几次都被翔否定,于是请他自己来揭秘。

翔:“用圆锥体滚的。”

老师拿出圆锥体模型,问:“翔在圆锥体的哪个面上涂了颜料?”

翔指圆锥体的侧面。

老师:“然后让圆锥体怎么样呢?”

学生:“躺下!”

老师把圆锥体躺着放在桌面上,边滚动圆锥体边说:“然后让它在纸上滚。是滚了一圈吗?”

学生:“不是!”“半圈!”

老师:“你看,翔发明了那么多新奇的玩法,这样的作品真是太好玩了!”

有学生问作品上长长的条是什么,翔是想把所有的图形连起来,做成火车的样子。

“面体互化”开课之前,老师们先准备花泥,干什么用呢?往后看。

什么样的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就能构成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锥呢?这是琼同学制作的几何体,你知道它们都是由哪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吗?

正方体的开展图有哪些呢?有什么规律呢?

辉同学和茹同学找到了11种正方体的展开图,你呢?不服来战哦!

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的展开图是什么样的?

一个球有侧面展开图吗?利用橘子皮模拟球,来探索:平面是否能围成球?

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所得到的“截面”可能是哪些平面图形呢?哈哈,知道花泥要干什么用了吧!

源同学得到了这些截面,你呢?

与老师一起探索“正方体怎么切就能得到平行四边形?”

与老师一起探索“斜着切圆柱能得到是什么图形?” 啊?这是什么?香肠?!没错,就是香肠!多好的切割材料,不仅可以探索立体图形,还可以——吃!哈哈!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长方体的认识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点虫知识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