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点虫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妙法莲华经全文,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疑问1:“栴檀香风, 悦可众心”是出自诗经还是佛经?

答:该句出自《妙法莲华经》(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序品第一:

文殊师利

导师何故

眉间白毫

大光普照

雨曼陀罗

曼殊沙华

栴檀香风

悦可众心

【妙法莲华经简介】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为11世纪后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种校订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西藏萨迦寺的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关键词“妙法莲华”。“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比喻“妙”在什么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历史渊源】

《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鷲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法华经》成立年代约纪元前後,最晚不迟于公元1世纪,因为龙树菩萨(公元150-250)的著作《中论》、《大智度论》已引用本经文义。另外《大泥洹经》、《大般涅槃经》、《优婆塞戒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佛顶首楞严经》等诸经皆列举本经经名并援引经中文义,可见本经之成立年代较诸经为早。七卷,或八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法华有三译。此其第二译也。梁僧祐之出三藏记,隋费长房之历代三宝记,丽宋元明之四大藏经目录,明智旭之阅藏知津等,悉记为七卷。独唐智升之开元释教录记妙法莲华经八卷,注记古本七卷。又玄应师之音义,据八卷本。盖此时既为八卷矣。然观其后经录,丽宋元明之四大藏皆记七卷,则一般通行者七卷也。明之法华科注现行本虽为八卷,而其序有曰:厘为七帙,寿诸良梓,则原为七卷,明也。

诸家之注述。及关于本经之著作如下:法华经疏二卷,宋竺道生撰。法华经义记八卷,梁法云撰。法华经玄义二十卷,隋智顗说。法华经文句二十卷,隋智顗说。法华经论疏三卷,隋吉藏撰。法华经玄论十卷,隋吉藏撰。法华经游意二卷,隋吉藏撰。法华经义疏十二卷,隋吉藏撰。法华统略六卷,隋吉藏撰。法华经安乐行义一卷,陈慧思说。法华玄义释签二十卷,唐湛然述。法华文句记三十卷,唐湛然述。法华经大意一卷,唐湛然述。天台法华玄义科文十六卷,唐湛然述。法华经文句辅正记十卷,唐道暹述。法华经疏义缵六卷,唐智度述。妙经文句私志诸品要义二卷,唐智云述。妙经文句私志记十四卷,唐智云撰。法华经为章一卷,唐窥基撰。法华经玄赞十卷,唐窥基撰。法华经玄赞义决一卷,唐慧沼撰。法华经玄赞摄释四卷,唐智周撰。法华经玄赞决择记八卷,现存初二卷,唐崇俊撰,法清集疏。法华经玄赞要集三十五卷,缺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三十二共三卷,唐栖复集。法华经玄赞释,疑是唐可周撰玄赞评经钞。

法华三大部读教记二十卷,宋法照撰。法华三大部补注十四卷,宋从义撰。大部妙玄格言二卷,宋善月述。法华经玄签备检四卷,宋有严注。法华经玄义节要二卷,明智旭节。法华经玄义辑略一卷,明传镫录。法华经释签缘起序指明一卷,灵耀述。法华经玄签证释十卷,智铨述。法华经文句记笺难四卷,宋有严笺。法华经文句格言三卷,宋善月述。法华经文句纂要七卷,道霈纂要。法华经入疏十二卷,宋道威入注。法华经要解科文一卷,法华经要解二十卷,宋戒环解。

疑问2:在家学佛念什么经最好

答:《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佛说此经是诸经中王。随摘两段看看:

【尔时,药王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法华经》者,若读诵通利,若书写经卷,得几所福?”

佛告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八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于汝意云何?其所得福,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是经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读诵解义,如说修行,功德甚多。”】

还有最后【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你读了就知道了。

如果有想研究深一点,也可以读《楞严经》。如果前面两部都嫌长、难,那就读《佛说阿弥陀经》《心经》。你能全部都学就更好了

疑问3:第75章 恶世说法华,成就忍辱行

答:还记得《楞严经》的这首偈子吗?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啰心无动转。

《法华经》读到这里,于佛的全身已经没有什么疑惑了,这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在这个总持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审除微细惑“。当证到”舜若多性(虚空性)可销亡“时,就能见到”烁迦啰心(自性金刚)无动转“。

前面提到,五百阿罗汉,八千学无学者,乃至佛的姨母、妻子以及眷属,都发愿去他方世界弘扬法华经,那么,末法时代,谁敢入娑婆呢?

继续边读边聊《法华经-劝持品第十三》。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这时候,世尊看了看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摩诃萨,这些菩萨都是阿惟越致菩萨,能为众生转不退法轮,已经证得了一切法的总持。

诸菩萨见到佛眼视来,当即从座而起,来到佛前,一心合掌而作念道:“如果世尊告敕我等受持、演说此《法华经》,我等一定遵照佛的教敕,广泛地宣扬这个法门。”

然而,他们心中作念后,并没有听到世尊说话,于是心中又想:“佛陀现今默然,我们没有听到佛的告敕,应当怎么办呢?”

菩萨以意念与佛沟通,佛默然,就是众生默然。很多众生只能听到音声法,不能觉知这种心念沟通。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于是,诸菩萨们就敬顺佛意,并想自己满足本愿,在佛前作狮子吼而发誓言说:“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度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时,能令众生书写、受持、读诵此经,为众生解说经义,助其如法修行,保持正忆念。这些都是佛之威神力的加持。惟愿世尊在于他方,能够遥见并守护我们。”

菩萨为何要去恶世?因为,只有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菩萨在十方世界周旋往返,就是面对问题,以解决他们无量劫以来的种种微细惑。

菩萨度人即是自度,自度度人为一体两面。

比如,当度人转恶为善时,菩萨自心国土中就多了一个善人,少了一个恶人。当度住相者远离相见时,菩萨自心国土中就多了一个圣者,少了一个凡夫。

然而,当菩萨在十方世界周旋往返时,很可能受色、受、想、行、识五阴的隔碍而产生隔阴之迷。

这个隔阴之迷,有的是因为菩萨境界不够造成的,有的是因为菩萨想要快速成佛而主动行持的。

在隔阴之迷中,菩萨很可能暂时忘掉自己的本愿。因此,他们恳请世尊在远离五蕴隔碍的他方,遥见而守护之。

比如,有的人认为自己今生遇到《法华经》是偶然的,其实,这更有可能是一种必然,是世尊遥见守护的结果。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惟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

这时候,诸菩萨皆发音声而说偈言:“唯愿世尊不要以此为忧虑。佛灭度后,恐怖的五浊恶世中,我等当广说此《法华经》。纵然遭遇无智人的恶口辱骂,乃至刀杖加害,我们都当忍受之。”

遇到违缘,于不住相见处忍受之,就能提升菩萨的功行。忍受了,业就了了,自心又清净一分。

不能忍受,和人争辩,只会再起波澜,把业水搅得更昏。所以,我们要想清净身心,也当如这些菩萨一样,一切皆当忍。

幸运的是,中国是一片比较开明的国土。在这片国土中,谈谈佛法、论论道,说说修行,是一件很风雅的事。如果放眼全世界,在某些极端的宗教国家,民众完全没有信仰自由。在这些国家里,遇到佛法难,学佛修行亦难,乃至可能危及生命。

中华文明是一种正修行文明。从有记载的尧舜禹开始,尽管中途有波折,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行文化,一直是文明的主流。

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皆体现了大乘菩萨的”不惜身命“。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直是中华精英阶层的处世信条。而这个信条,将随缘而不攀缘的大乘修行,演绎得淋漓尽致。

从孔子到孟子,从庄子到王阳明,大乘菩萨修行法门或有不同,境界或有高下,但从他们流传下来的文字看,如果不是大乘菩萨,不会有这样的文字境界。

因此,很庆幸自己是生活在中国。因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是引领众生觉悟向上的文明。这个文明包含了儒、释、道、武、医等各个方面,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入手,它的最高境界,必定是获得觉悟,证得生命的解脱和自由。

如果在这片国土上弘扬《法华经》,其实并不是很难,虽然亦会遭遇一些违缘,但是同行的善缘净缘更多。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

“五浊恶世中的比丘,邪智心谄曲。把未得说为得,住在修行证果相上,内心充满了我慢,以致于无法虚心听受正法。”

”比丘“是梵语音译,有乞士、破烦恼、除馑、怖魔等含义。

这里用“邪智心谄曲”来形容恶世比丘,不能望文生义,将这些比丘理解为世间的那些恶人。

”邪智“是指比丘住相理解佛经,无法契入没有谄曲的无为圣道,不是正智慧。他们的住相妄觉,就好比戴上哈哈镜看世界,无论看什么东西都会走样,远离了真实相,故称“心谄曲”。

然而,他们的邪智,通常表现在住善相来解读佛经,这对于众生断恶修善是有一定帮助的,但不是解脱道。这些邪智比丘常常演说善法,于世间众生中,往往也是品德高尚的人。

此外,还要明白的是,不要听到有比丘宣传善法,就认为他是”邪智心谄曲“的住相者。有的比丘具有不住相的智慧,他们见到众生根性下劣,随顺众生根性,先以善法方便来教化众生,以培补众生福德。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当然,必须自己站得足够高,于无差别中不碍差别的道种智中,才能看到,同样演说善法,哪些比丘是“邪智心谄曲”的妄说,哪些比丘是随宜众生根性的方便说。

【或有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轻贱人间者。】

“在这些邪智心谄曲的比丘中,或者有一些是在寂静山林中,穿着纳衣修苦行的人。由于他们不明白不住相见的义理,着在了苦行相上,以为自己这样的苦行才是真正的修行,因此而轻贱起那些在人间的修行者。“

”阿练若“为音译,指山林寂静处,无事处。

”纳衣“是指拾取道路弃衣、粪扫处衣、河边弃衣、蚁穿破衣、破碎衣等五类衣,或者为火烧衣、水渍衣、鼠咬衣、午嚼衣、奶母弃衣等五类衣,裁剪其中可用的部分,清洗后共纳成衣,又称为五纳衣。

衣食住行是众生妄心生起的地方。穿着纳衣可以得到十种功德利益: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易,六少虫坏,七染易,八难坏,九更不余衣,十不失求道。

可见,穿着纳衣是简化生活、灭掉众生对衣服执着的方便法。

穿纳衣本身不是解脱法,通过穿纳衣这个法门,放下了对衣服的执着,才叫解脱。

怎么能以穿不穿纳衣这种形式,来衡量乃至轻贱其他人的修行呢?

【贪着利养故,与白衣说法。为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是人怀恶心,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练若。】

”他们认为,人间修行者是因为贪着世间利养的缘故,才会为在家人说法的。是想要被世间人所恭敬,就如同恭敬六通罗汉一样。他们怀着恶心,常常念想分别这些世俗中事,都是假的阿练若,并不是真正的清净行者。“

”白衣“指在家人。印度人一般皆以鲜白之衣为贵,故除僧侣以外者皆着白衣,故而佛典中多以”白衣“来代称在家人。

”六通罗汉“是指证得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智证通等六种神通的无漏大阿罗汉。《楞严经》称赞他们是”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好出我等过,而作如是言,此诸比丘等,为贪利养故,说外道论议,自作此经典,诳惑世间人,为求名闻故。】

“这些假阿练若,最喜欢说出我等的过恶。他们会说:你们这些比丘啊,是因为贪着世间名闻利养的缘故,才说这种不住相见的外道论议。是自己伪造这个法华经典,以此来诳惑世间人,以得到名闻利养。”

千年前的菩萨们看到了目前的状况。在这个时代,有说《楞严经》是伪经的,也有说《法华经》是伪经的。《楞严经》的另一个名字叫做” 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楞严经》和《法华经》可以认为是一部经。

【分别于是经,常在大众中,欲毁我等故,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余比丘众,诽谤说我恶,谓是邪见人,说外道论议。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诸恶。为斯所轻言,汝等皆是佛,如此轻慢言,皆当忍受之。】

“他们以是非分别心来看待此《妙法莲华经》。常常在大众中,因为想要摧毁我等的名誉,而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以及其余的比丘众,诽谤说我等的过恶,称我们是邪见人,我们所说的《法华经》都是外道论议。我们因为恭敬佛的缘故,对于这种种恶言诽谤,全部都能忍受。当被这些人轻讽嘲笑:你们都是佛啊,听到这些轻慢言语时,我们皆当忍受之。”

宣说法华最容易遇到这一类的言语嘲笑。有师兄说,刚开始听到这类嘲笑时,心中会有微嗔,乃至常与人争辩。如今听到类似言语,心中只觉悲悯,不随其嘲笑而分别,而是很坚定地告诉他:“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你我都是佛。”

”我等敬佛故“,以不分别、不执着来对待他人的诽谤,就是敬佛。不住诽谤之相,忍而无忍,无忍而忍,令自己向佛的境界靠拢,就是敬佛。

【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恶鬼入其身,骂詈毁辱我。我等敬信佛,当着忍辱铠。】

“在五浊恶世中,多有种种恐怖事。有些人被恶鬼入身,谩骂毁辱我等,我们因为敬信佛的缘故,当披着忍辱的铠甲,成就自己的忍辱行。”

一般来讲,人道众生有一定的福德,性情比较平和,不会因为观点不同而产生恶劣的情绪对立。骂詈毁辱等极端恶行,往往是人心退失,执着罔象的鬼心占上风时,才会出现的情形。

比如,在一些佛经文章的下面,偶尔会有一些信仰某教的人来相扰,留言中那种没来由的对立和仇恨,就如同这里所说的“恶鬼入其身”。

【为说是经故,忍此诸难事。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我等于来世,护持佛所嘱,】

“为了宣说此经的缘故,这些难事都能忍。我不爱身命,但却珍惜无上佛道。我等在未来世,当护持佛所嘱咐的这部法华经。“

身乃身相,不住身相者,即是”我不爱身命“。

无上道是绝待的真心本性,无上道中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惜无上道“者,必定不住自身内、外的一切相见。

【世尊自当知。浊世恶比丘,不知佛方便、随宜所说法,恶口而颦蹙。数数见摈出,远离于塔寺。如是等众恶,念佛告敕故,皆当忍是事。】

”世尊自然知道,五浊恶世的这些恶性比丘,不知道佛的方便随宜所说法,听到法华正法就恶口谩骂而且皱眉皱额,一副不高兴的样子。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将法华正见摒弃出去,远离了佛之全身。对于诸如此类的众恶,我们因为心念佛之告敕的缘故,皆当忍受之。“

菩萨们在这里发愿说:不管比丘们相不相信,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摒弃正法,他们也绝不改其初衷,依然不疲不厌地坚持弘扬法华。

【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说佛所嘱法。我是世尊使,处众无所畏,我当善说法,愿佛安隐住。我于世尊前,诸来十方佛,发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在一切大小聚落和城邑中,只要有求法华者,我皆到其所居,为他们宣说佛所嘱托的这部《法华经》。我是世尊的使者,处在大庭广众之中宣说《法华经》而无所畏惧。我当善说正法,愿佛加持我安隐住于正法之中。我在世尊前,以及未来十方一切佛前,发下这样的誓愿,佛自然能知道我的愿心是真实不虚的。“

《边读边聊法华经》75

疑问4:《法华经》中的四花指的是什么花啊?

答:天界四华即指: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四种天界之花。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成语:乱坠天花,其中的天花其实就指的是这四花,典出《法华经卷一》。"天花乱缀,地涌金莲",这个意思就是说佛陀一开口,会有很多的"花"积极地向佛陀靠拢,说法的意境因为各色天花的飞舞而变得分外华美。 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芬陀利华、摩诃芬陀利华等等这些称谓俱源于梵语佛经,这在《大乘妙法莲华经》可考。 "摩诃"的意思是大,大乘梵语发音即为"摩诃衍那",至于"衍那"就是乘载的意思,"华"在古汉语中即是"花"之意。"曼殊沙华"意为红色团花,"曼陀罗华"意为白色团花。

疑问5:观世音普门品

答:回向给他的冤亲债主;回向给所有众生

请按照以下方式诵读: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炉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观音大士赞

观音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弘深,苦海渡迷津,救苦寻声,无刹不现身。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时洒,

手内杨柳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渡人舟。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具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无尽意言:"甚多世尊。"

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悯我等故,受此璎珞。"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悯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悯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螈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

"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妙法莲华经全文,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点虫知识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