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点虫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寒门再难出贵子,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疑问1:即使“寒门再难出贵子”也别太早放弃

最佳答案:即使“寒门再难出贵子”也别太早放弃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个说法在社会上十分的流行,那么难道出身寒门的我们真的没有机会了吗即使“寒门再难出贵子”也别太早放弃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几十年过去,还是那个导演,从青年到老年,还是那群人,从儿童步入老年。我听说这片子有一年之多,因为是完全的真人秀,所以相当好奇,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片源,终于在搜狐视频见到这片子,2012年他们也完成了56岁的拍摄,所以这最新的一部片名字叫做《56UP》,一共分三集,在这150分钟里,我们可以窥见到普通的英国人的人生。

那些人的人生好像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遗憾地是,真的证明了,就像天涯前不久一个很火热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一群毕业生在银行实习后各自不同的表现和最终归宿,让人无法言语但却就是残酷的现实,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从父母辈一直承传到子女辈。在我们的国家,那个二十年前就出来打工而子女留守老家的这群体,作为父母远离孩子也没有时间精力管孩子,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可提升孩子,他们只是艰难地活着而已,而他们的80.90后孩子依然随便上点学到了中学就辍学然后步入父母的老路到城市来打工,然后依然在繁华城市的边缘被压挤,这群人中除非立志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还是有,但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部英国真人秀电视纪录片也是让人看了唏嘘不已,里面没有分析具体原因,我们只能通过那些表象去推断本质的原因。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当年那几个7岁的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毕业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另外一农家子弟nick上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一个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一个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政治思绪很激烈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言论被民众抨击退出了有压力的电影拍摄,56岁时候重回拍摄,已经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和自己的美丽妻子业余时间一起创办乐队进行创作表演并在业内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身材修长气质优雅,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不过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分出谁的故事,无一例外她们嫁人结婚生孩子,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我们中国古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主要说的是遗传和潜移默化,大概也表达了不同物种之间这难以逾越的某种界规吧。除了结论真的让人感叹甚至让人有些不甘以外,我还明显地发现了以下值得感兴趣的几点。

在片中,精英阶级的andrew和john老到56岁依然还保持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原中产阶级中美国教授nick夫妻晋升为精英阶级,公务员peter夫妻作为中层里面的佼佼者,体型明显较好,有几个甚至说得上修长精干;而底层阶级长大变老的男人们,几乎都成了胖子秃子,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几个甚至说得上相当英俊帅气,尤其是她们的妻子,每个体型都是走形得相当厉害。而这些底层阶级父母生的孩子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都是肥胖的,虽然现在他们还只有20来岁。

可见,精英阶级从身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毅力,是不是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

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吧,这点其实很值得我们深思。所以现在有人说,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你连冬天早晨起床都起不了,你如何能有毅力去控制人生呢我们看到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后映射的是更多内容,因此我们对那些能长年保持自己体型的`人,那些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目标奋进的人,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背后,他们的付出或许是我们所不能设想的。

延伸阅读:

寒门再难出贵子9条攻略,让你成为1%

没有牛X的爸妈,就不能有牛X的未来

多少次,我们在努力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会听到这样的论调:寒门再难出贵子。他们给我们举了很多例子,看起来,似乎的确如此。

那篇大火的《寒门再难出贵子》文中,农村家庭出身的治国,尽管品学兼优相貌堂堂,善于沟通勤于做事,可最后因为拿了一包招待用的烟想带给爸爸,不受直接领导待见,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获得实习转正的机会;而父母在机关内有权势的女孩周周,父母一番活动后,HR收到行长直接示意,要留下来转正,这个时候,行长甚至还不认识周周,更别提她的工作能力和表现是否满足要求。到目前为止,出自寒门的治国,似乎不论怎么努力,都只能输给出自“世家”的周周,寒门难出贵子。

英国格拉纳电视台从1964年开始,选取来自英国不同地区和家庭背景的14位7岁孩子,用纪录片手法拍摄他们的生活、言谈和想法。到2012年,一共拍了8集,孩子们也成长到了56岁,纪录片取名为《56UP》。

纪录片中,穷人家的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料,大部分没有毕业就辍学去打工,19岁或20岁结婚生育,在孩子到来后生活愈加困难,无力同时照顾孩子和工作,又导致更容易失业,生活越来越难过。他们的孩子们,也早早退学打工,早早结婚生子,找不到工作,进入了他们同样的循环。

而精英阶层的孩子,从小对于未来的路径,就有明确的认识。去哪里读预科,去哪里读高中,去哪里读大学,从事什么职业,一开始就目标明确,然后一步步完成。在遇到了合适的人之后结婚,生育孩子,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并珍惜陪伴他们长大的时间。而他们的孩子,也进入了优秀的教育、优秀的工作的良性循环。

总结论依然是:出生背景决定了生命的轨迹,14个孩子中只有1人达到了跨越阶级的晋级,其余12人留在了自己的原有阶层,另外一人因为没有考上目标的学校而自暴自弃,落入了下一个阶层。

出生背景和环境,到底影响了什么

做个对比,你会发现,出生背景和环境给了人不同的选择机会,同时让人在选择的时候有了不同的视角,因而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而人生的曲线,便是把这一个个选择点连接起来。

人生最大的几个选择,依次是教育、婚姻生育、工作,以及为意外所做的准备。

1.教育

纪录片《56UP》里精英阶层的律师安德鲁说过一句话:“人无法确定留给下一代什么财产,但起码保证让他们得到最好的教育,知识是抢不走的。”

大部分穷人家庭,因为自己本身就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对于孩子中学没读完就去打工赚钱习以为常。因此,他们做出了这个选择,从而无法享受教育带来的三个基本好处:掌握更成熟的价值观、世界观;获取更多的知识;结交优质的人。

2.婚姻

婚姻是人的第二次生命,你可以因为另外一个人,进入一个新世界。

大部分穷人家的孩子草率地对待了这次机会。《56UP》中的穷人家孩子,和他们父母一样,在20岁出头的年纪就结婚生子,而不是谨慎且严肃地处理这个将要决定自己未来一生的重要事件。

后遗症是,孩子过早地出生,自己还未成熟便要承担养育家庭的重任,经济条件变得越来越窘迫;在年少冲动时结下的婚姻,在家庭琐事和经济压力下变得愈发脆弱,离婚变得常见。破碎的婚姻,变动的家庭,以及不断增加的小孩,这些成了他们不断面临的生活难题,成为更好生活的拦路虎。

而精英家庭出生的孩子,在挑选另一半时,明显更加谨慎。因此也会有更加稳定而幸福的婚姻。他们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抚养下一代,确保在能力范围内给下一代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为家族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条件。

更有幸运的人,所爱并结婚的对象拥有更好的家庭环境,从而进入了新的阶层中,相当于给生活开了挂,进入了新跑道。

3.工作

由于缺乏教育,家庭经济压力大,穷人的孩子长大后不得不在各类门槛低、需求不稳定、替代性强的工作之间不断变换,缺乏累积经验成长的机会,缺乏晋升的空间。他们基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56UP》里,当穷人家的孩子为了自己过早出生的孩子到处打零工时,精英家的孩子还在读大学,为未来的工作做准备;当他们在一个又一个临时工中消耗自己最盛年的20~50岁时,精英家的孩子逐渐走上计划中的工作岗位,积累经验、人脉,逐步承担重要角色;当穷人家的孩子逐渐老去,抱怨经济不好,自己失业,还要为孙辈打算时,精英家的孩子却在考虑如何更进一步,成为能影响规则甚至制定规则的人。

4.意外

《贫穷的本质》中做过总结,重大疾病及导致工作能力丧失等意外是让穷人变得更穷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遇到这一类的意外,精英一般早早做好了保险计划,来保障自己的家庭不会因此收到太大经济影响。而穷人更愿意事后花钱,而不是事先做好保障。

现实生活中,为了给亲人治病倾家荡产的例子,因为经济支柱发生意外整个家庭陷入困顿的例子,数不胜数。

因为穷,不愿意花钱买保险;而意外一旦发生,则被打入了更穷的深渊。

成为1%,寒门中的贵子

然而,寒门虽然难出贵子,却总有意外,让我们看到希望。

《56UP》里出身北部约克郡农庄的尼克,成为一名核物理学家,进入准精英阶层。

《如何跻身最富有的1%》的作者从高中开始打三份工来养活自己且为大学准备学费,最后成为最富有的1%的人。

他们是如何挣脱了命运既定的轨迹,进入了新天地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出身决定论,会发现它的本质是出身对心智的局限,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找不到更优选项,以及在面临选项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没有能力去进入更广阔的世界。

提及的几位跨越了出身背景、改变了命运的人,则是因为通过教育、婚姻、工作,突破了原有的局限,成了少数晋级者。

受他们启发,我们可以得出“成为1%”的9条攻略:

1.不要被“出生决定论”打倒,你要相信,真正的不平等来自于个人驱动力。想想《阿甘正传》,智障儿也能一件一件把事情做成,何况智力高于平均线的你

2.渴望成功,这种渴望超越对未知的恐惧,和要拉下颜面的担心。

3.珍视教育、婚姻、工作、进修等机会,这些机会能让你改变现有生活,拓展视野,进入新的世界。

4.终身不断学习进取:看书,和更优秀的人交朋友,以及从历史和之前的成败中学习。

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说道:“有一个相关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如果不终身学习,你们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明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如何跻身最富有的1%》的作者每个月读10到20本书。你不妨挑战每周1本新书,每周和一位专家聊天,让自己的知识系统得到不断刷新。

5.多问为什么。通常5个为什么能帮你挖到事情的真相。

比如:为什么有贵子出自寒门因为他们抓住了某些机会;为什么他们能抓住那些机会因为机会发生时,他们正好有能力抓住;为什么他们有能力因为他们一直在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样机会出现的时候能抓住;为什么他们有时间和精力锻炼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在别人嬉戏玩耍轻松度日的时候,都在有目的地学习工作,不断积累自己。

6.尽可能去旅行,这会拓宽你的视野。

7.学会销售,不论你在哪个行业。这样你才能让自己的想法被更多人接受,让自己被更多人接受,撬动更多资源为你服务。

8.总是交出超出预期的答卷。这样机会来临时,你才能有机会获得。

9.提前做好保障,这样意外来临时,你不至于被打入深渊。

简而言之,我们要主动去寻找更广阔的世界,去认识更优选项,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获得更好的结果。

;

疑问2:寒门真的难出贵子吗

最佳答案:网友linyang222一条题为《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帖子,引发众多网民关于“寒门能否再出贵子”的大讨论。这条7月25日下午3时首发在天涯论坛的帖子,截至昨日上午10时,单天涯论坛一个网站点击量已经近50万。

而上期《南方周末》头版文章《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关注的也是“寒门是否再难出贵子”这一社会现象。如今,50后、60后一说家史,都离不开“农村苦孩子”这个关键词;70后、80后农村孩子进城工作、创业,创造“凤凰男”新名词;为何90后、00后会遭遇“寒门难出贵子”的尴尬,难道寒门真的难出“贵子”了吗?

微博调查

超半数网友认为“寒门难出贵子”

网友linyang222称自己是一名中学老师,他表示帖子讲的“不是耸人听闻”,并发出“穷人的孩子真是有被边缘化的可能”的担忧。

linyang222称,他所在的某城市(也是个经济特区,但非深圳),“这两年,学校里的中考状元,或者高考状元,基本家里都是条件很好的……学校里的尖子生,大多数也是家庭经济条件极好的,班上做班长的,或做学习委员的,也是家庭教养很好,其实他们的成绩好,除了家教外,还有就是父母都舍得花钱,送他们读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等等,成绩能不好?!”linyang222感叹,他那个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几乎是反比,可是这几年来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靠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从见识上来说,起跑线而言,已经低了一个级别……”

新浪和腾讯正在进行的关于“贫门难出贵子”的微博调查,印证了linyang222的个人感觉。截至15日10时,新浪微博有19488网友参与投票,其中有58%的人认为寒门难出贵子,是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有12%的人认为没钱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出人头地;另外有18%的人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行行出状元,不一定读书才是出路;还有12%的人认为学习还是靠自己。

腾讯微博近7000人参与投票,其中52%的人认为寒门难再出贵子,原因是穷人孩子不能获得相同的教育待遇;有13%的人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觉得成绩好不等于“贵子”;还有12%的人认为是金子放哪儿都可以发光;有23%的人认为背后因素很复杂,很难说。

网友担忧

周其凤式的“神话”难再现?

1965年,浏阳龙伏镇尚埠村人周其凤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从老家到长沙,他打着赤脚走了两天两夜。43年后,这个当年的穷孩子当上了北京大学校长。不仅是周其凤,还有潘石屹、俞敏洪都出自寒门……曾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但现在,大多数网友认为这样的“神话”难再现。因为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linyang222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他的观点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有网友跟帖说:“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我亲戚家的孩子才5岁,在教育上已经投入六位数了,学了钢琴、芭蕾、绘画、英语等。”现在小升初考试比拼的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奥数和英语。这两门就得家长去砸钱给孩子上培训班。

2011年,一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大学2010级农村生源也只占17%。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科系讲师晋军所做的清华生源状况两年调研结果显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是这样的: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或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教育学者杨东平的研究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和专科院校。“我校农村学生比例占到70%至80%。”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王世峰表示,学一技之长,让孩子有个安身立命的手艺,成了当下许多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期盼。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副院长叶黎祖也表示,该校大约有70%的学生来自农村。

专家观点

贫寒学子只要努力也能成“贵子”

长沙某中学老师前不久家访时发现,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比较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吃饱穿暖,孩子的学习上,鲜有问津。而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尚重生认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首先,高考的题目对于农村的孩子不利,比如考试中出现的一些网络语言,农村的孩子可能没接触过;其次,“寒门学子”大多信息面狭隘;再次,寒门学子社会关系匮乏,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不过,长沙某高校教授刘先生表示,穷人家的孩子同样能够出高考状元、上名校,只是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头,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一些而已。贫寒家庭出身的人,虽然在初期落后了,但后天完全可以补救,只要自己努力,依然能成为“贵子”。比如,他很早就有笔记本,但他很可能只会打游戏、聊天,而你完全可以学会编程;比如他是海归,但他可能沉迷于灯红酒绿,但你完全可以在国内得到他得不到的东西。如果因为起跑落后了就意志消沉,那未来什么都不会有;反之,装了起跑器、穿了跑鞋的人,有时照样跑不过“光脚丫子”的人。

湖南师大一位教育专家认为,成不成“贵子”,跟是否是寒门出身关联并不大。豪门确实能为孩子准备更多物质条件方面的优势,或是铺平未来的道路,但能否真正成为“贵子”却全看个人的造化,靠天靠地靠亲戚,最最要紧的还是靠自己。

洪战辉说

“与其埋怨不如去拼搏奋斗”

“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洪战辉表示,“寒门难出贵子”体现了现在教育资源不公平的现状,“我自己是农村贫困家庭出来的孩子,对这个事情印象很深刻。在我们这一代,一个村有上百个孩子上学的话,最终能够上大学的不过几个人。”

“在起点上农村贫寒学子确实没有多少优势,所以只有靠更多的付出来弥补。但是我也觉得这个事情不是这么绝对化。我们虽然在资源和环境上劣于富家子弟,但是在精神和能力上有我们的优势——特别坚韧、执著。”洪战辉鼓励寒门学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轻言放弃 。

“我们的现在不代表我们的未来,与其去埋怨这不好那不好,不如去拼搏奋斗,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把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如果还有人埋怨自己的父母和祖辈没有让你过上好日子的话,那就从我们自身开始好好努力,让我们的父母和子孙以后过上好日子。”洪战辉说。

寒门学子

“我成了信息时代的落伍者”

中南大学中文系2009级学生何小威来自贵州省山区。“走入大学校园后,我发现身边很多的新鲜事物自己都没接触过,很多答案也不是在书本中就能找到,我感觉在这个信息时代自己是个落伍者。”何小威说。

在寝室里,何小威很沉默。“寝室同学谈到的很多话题自己都不知道,不知道如何插话。”他很羡慕同寝室里的一个长沙同学,演讲、主持、辩论、钢琴、唱歌……他样样在行。“我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赶上他们,虽然我知道这个距离很遥远。”何小威说。

保送、加分,绝大多数指标被省市名校包揽;使综合素质全面的学子在高考中受益的自主招生考试,也成了贫寒学子看得到吃不到的幻影。在这个网络时代,农村和城市贫寒学子因经济条件有限,相对成了信息荒漠,贫寒学子的“师之渴”越发凸显。

“问杯子盖、下水道盖为什么是圆的,这样的问题我是可以搞定的,但是不要问我‘神马是浮云’、‘囧是么意思’。”今年7月5日,在中南大学举行的综合评价录取考场外,来自怀化一所农村中学的“尖子生”谢勇神情忐忑地跟记者说,“平日很少上网,在学校里除了书本就是书本,这几天特意恶补了一下网络热点。”因为成绩突出,被学校推荐来参加综合评价录取的他很是紧张,不停地在裤子上蹭手心里的汗。而在另一个考场,来自长沙的陈卓任则用表演来缓解自己的紧张,大大方方地站在讲台前,高唱网络热曲《忐忑》,获得不少掌声。

疑问3:纪录片《人生七年》给你什么人生启示?

最佳答案: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拍了一部很牛的 BBC 纪录片《人生七年》(《56UP》),导演选择了 14 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一直到 56 岁。很多文章解读说这就像之前天涯很火的那篇《寒门难再出贵子》,暴露了人生的残酷。

然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换个角度另类解读这部每 7 年就火一次的纪录片——《人生七年》告诉我们的 5 条人生法则。

Life goes on.

  

无论发生什么,生活都会继续。

在纪录片的56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参与拍摄的人们经历死亡、离婚、突发的职场挫折等等,也见证了他们走出逆境。

有多少次,这些人认为他们人生中的挫折似乎意味着自己的生活完蛋了,然而并没有。人们在战胜困难或经受磨难后,会逐渐回归到最基本平常的幸福。

幸福的秘诀就是培养这样的人生态度:欣赏生命中美好的事情、培养宽容和富有同情心的素质。

Count your blessings.

  

要记得时常感恩。

纪录片中遇到麻烦最多、同时也最引人注目的角色,往往也是那些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最懂得感恩的人。

比如说,影片中的尼尔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很长时间都流浪在外、犹豫在自杀的边缘。但尼尔带给观众的,还有很多优雅的镜头:回想起和朋友们的长途漫步、促膝而谈,他感到很满足。

正是这种感恩的意识,促进了尼尔的恢复和自愈。对生活毫无感恩的人其实是欺骗了自己的生活,而对生活充满感恩的人、他们的生活体验真的与众不同。

Relationships matter—a lot.

  

人际关系很重要。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说,“56岁的时候,那些为家庭尽心尽力的人,都得到了很大的回报。”

《人生七年》曾多次证实了友情、亲情、社会关系对于一个人成功和拥有幸福生活的重要影响。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爱给他们人生带来的意义、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无法得到的。

Money also matters—but only up to a point.

  

钱很重要,但只是在某种层面上重要。

纪录片的初衷是想验证英国社会阶级对人生幸福和机遇的影响。事实上,它的确验证了金钱的重要性。但它也表明,一旦我们能够满足食物、住所、基本的舒适感,幸福的源泉更多来自于人生意义、人际关系,而非金钱。

Don’t compare yourself to others.

  

不要老拿自己和别人做对比。

纪录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平衡感会使我们感到不幸福,然而结果表明不幸福感并不是因为钱的多少,而是对比本身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在与别人的对比中,我们伤害了自己。但我们却仿佛停不下来。要记住,你的人生过得怎样与别人无关。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点虫知识关于寒门再难出贵子就整理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