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点虫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此中三昧,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提问一:明代歌妓董小宛的诗词名句

明代歌妓董小宛的诗词名句

答:年代:明朝

董小宛简介: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明末“秦淮八艳”之一。名白,号青莲,苏州人,歌妓,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1639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她16岁时,已是芳名鹊起,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1639年乡试落第的冒襄与小宛偶尔在苏州半塘相遇。她对冒襄一见倾心,连称:“异人!异人!”虽然她多次向冒襄表示过倾慕,均未得到他的首肯。因为冒襄早已属意吴门名妓陈圆圆,并于1641年“订嫁娶之约”。次年冒襄第六次乡试途经苏州,重访陈圆圆时,已是人去楼空,加上科场失意,情绪沮丧到了极点。就在这年冬天,在柳如是的斡旋下,由钱谦益出面给小宛赎身,然后从半塘雇船送到如皋。次年春,冒董结成伉俪。小宛才艺出众,能诗善画,尤其擅长抚琴。今水明楼内的古琴,就是她当年心系之物。

性好清静,每到幽林远壑,就眷恋不舍,因厌弃喧闹奢靡,独居苏州半塘达六年之久。小宛醉心于山水之间。在旖旎风光的衬托下,她也容易涌动柔情,而真心真意地给人以娇媚之笑。因此,她三番五次地受人之邀,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就在董小宛离开秦淮河不久,却有一公子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她,那位公子就是冒辟疆。

明代歌妓董小宛的诗词名句

1、肠虽已断情未了,生不相从死相从。——董小宛《与冒辟疆》

2、孤山回首已无家,不作人间解语花。处士美人同一哭,悔将水雪误生涯。——董小宛《孤山伤逝》

3、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董小宛《绿窗偶成》

4、数此却无卿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董小宛《与辟疆咏菊》

5、独坐枫林下,云峰映落辉。松径丹霞染,幽壑白云归。——董小宛

明代女诗人冯小青名句名言

年代:明朝

冯小青简介:

冯小青,名玄,字小青。明代万历年间南直隶扬州(今属江苏)人。嫁杭州豪公子冯生妾。讳同姓,仅以字称。工诗词,解音律。为大妇所妒,徙居孤山别业。亲戚劝其改嫁,不从,凄怨成疾,命画师画像自奠而卒,年十八。

冯小青,据清初《女才子书》中记载,本名玄玄,明晚期人,大致生于万历晚期,其有事迹记于张岱《西湖梦寻》之《小青佛舍》一篇:

小青,广陵人。十岁时遇老尼,口授《心经》,一过成诵。

尼曰:“是儿早慧福薄,乞付我作弟子。”母不许。长好读书,解音律,善弈棋。误落武林富人,为其小妇。大妇奇妒,凌逼万状。一日携小青往天竺,大妇曰:“西方佛无量,乃世独礼大士,何耶?”小青曰:“以慈悲故耳。”大妇笑曰:“我亦慈悲若。”乃匿之孤山佛舍,令一尼与俱。小青无事,辄临池自照,好与影语,絮絮如问答,人见辄止。故其诗有“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之句。后病瘵,绝粒,日饮梨汁少许,奄奄待尽。乃呼画师写照,更换再三,都不谓似。

后画师注视良久,匠意妖纤。乃曰:“是矣。”以梨酒供之榻前,连呼:“小青!小青!”一恸而绝,年仅十八。遗诗一帙。大妇闻其死,立至佛舍,索其图并诗焚之,遽去。

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2、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冯小青

3、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4、化了新的妆容!却不得人欣赏,竟然和画像争论!这幅仪态妆容!在后宫中又能排到第几名!忧愁的看着水中自己纤瘦的身影,你应该怜惜我对于你的爱。.——冯小青

5、稽首慈云大士前,不升净土不升天,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到人间并蒂莲。——冯小青

6、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经典诗词名句摘抄

年代:明朝

施耐庵作品:《水浒传》

施耐庵简介:

施耐庵(1296—约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本名彦端,汉族,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大明(南直隶)扬州府兴化白驹场施家桥(今江苏泰州兴化施家桥)人。元末张士诚于白驹场(今分属兴化和大丰)起义,定都平江(苏州)建立抗元政权,自立吴王(朱元璋也是吴王,史称西吴,以区分二者),施耐庵效力张士诚,之后施耐庵避乱迁居兴化。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其实就是元末起义军将领们的影子。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曾入仕钱塘(杭州)。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华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

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斥,遂辞官回家。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十八名壮士率壮丁起义反元。张士诚敬其文韬武略,再三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远计划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耐庵几次谏劝,张士诚都不予,于是愤然离开平江,并作《秋江送别》套曲赠予同在张幕的鲁渊、刘亮等人。此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

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灭张士诚后,到处侦查张士诚的部属。为避免麻烦,施耐庵征求兴化好友顾逖的意见,在白驹修了房屋,从此隐居,专心于《江湖豪客传》的创作。《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为《水浒传》。

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经典诗词名句摘抄

1、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施耐庵《水浒传》

2、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施耐庵《水浒传》

3、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施耐庵《水浒传》

4、不是兄弟你不好是这世道不干净容不得你这样做人——施耐庵《水浒传》

5、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施耐庵《水浒传》

6、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施耐庵《水浒传》

7、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施耐庵

8、身似山中猛虎,性如火上浇油。心雄胆大有机谋,到处逢人搭救。全仗一条杆棒,只凭两个拳头。掀天声价满皇州,拼命三郎石秀。——施耐庵《水浒传》

9、云遮峰顶,日转山腰;嵯峨仿佛接天关,崒嵂参差侵汉表。岩前花木舞春风,暗吐清香;洞口藤萝皮披宿雨,倒悬嫩线。飞云瀑布,银河影浸月光寒;峭壁苍松,铁脚铃摇龙尾动。山根雄峙三千界,峦势高擎几万年。——施耐庵《水浒传》

10、当取不取,过后莫悔。——施耐庵

11、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岫,股灵气趣味之路,上面平极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藏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涧,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的是云,纳的是雾。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石巤如平。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施耐庵《水浒传》

12、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施耐庵《水浒传》

13、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簿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敌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施耐庵《水浒传·开卷词》

14、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脱却风尘过此生。略地攻城志已酬?陈辞欲伴赤松游。时人苦把功名恋,只怕功名不到头。——施耐庵《水浒传,_燕青》

15、"黑鬒鬒鬓儿,细弯弯眉儿,光溜溜眼儿,香喷喷口儿,直隆隆鼻儿,红乳乳腮儿,粉莹莹脸儿,轻袅袅身儿,玉纤纤手儿,一捻捻腰儿,软脓脓肚儿,翘尖尖脚儿,花蔟蔟鞋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施耐庵《水浒传》"

16、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新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义并无差。其人则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王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仇,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或精灵,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认性同居;或笔舌,或刀枪,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施耐庵《水浒传》

17、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施耐庵《水浒传》

18、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九回》

19、冤有头,债有主!你们这些军士,不要替刘高卖命!那两个新来的教头,还没有见过你花爷爷的本事,今天我让你见识见识!——施耐庵《水浒传》

20、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一杯未进笙歌送,阶下辰牌又报时。——施耐庵《水浒传》

21、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头.——施耐庵

22、万迭流岚鳞次密,数峰连峙雁成行。岭颠崖石如城郭,插天云木绕苍苍。——施耐庵《水浒传》

23、总教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施耐庵

24、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施耐庵

25、远远望见旗蔽日,刀剑如麻,前面都是带甲马军,后面尽是擎兵将;大刀阔斧,杀奔白龙庙路上来!——施耐庵

26、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施耐庵

27、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赤族已堪怜。一心报国摧锋日,百战擒辽破腊年。然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依然!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范蠡船。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铁马夜嘶山月晓,玄猿秋啸暮云稠。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千古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施耐庵

28、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施耐庵《水浒传》

29、民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施耐庵

30、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施耐庵

31、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烧着。看那火时,但见:一点灵台,五行造化,丙丁在世传流。无明心内,灾祸起沧州。烹铁鼎能成万物。铸金丹还与重楼。思今古,南方离位,荧惑最为头。绿窗归焰烬;隔花深处,掩映钓鱼舟。鏖兵赤壁,公瑾喜成谋。李晋王醉存馆驿,田单在即墨驱牛。周褒姒骊山一笑,因此戏诸侯。——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2、赵括徒能读父书,文斌殒命又何愚。——施耐庵

33、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施耐庵

34、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施耐庵

明代唐寅唐伯虎爱情名句名言诗词摘抄大全

年代:明朝

唐寅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民。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归思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临水芙蓉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看泉听风图》、《牡丹仕女图》、《震泽烟树图》、《吹箫图》、《班姬团扇图》、《杏花茅屋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明代唐寅唐伯虎爱情名句名言诗词摘抄大全

1、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伯虎《桃花庵歌》

2、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桃花庵歌》

3、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桃花庵歌》

4、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唐寅《临终诗》

5、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伯虎《一剪梅》

6、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唐寅《桃花庵歌》

7、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伯虎《桃花庵歌》

8、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唐伯虎《醉诗》

9、我画兰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稠。秋月融融照佛寺,香烟袅袅绕轻楼。——唐寅

10、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唐寅

11、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唐寅《花下酌酒歌》

12、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谢年复年。——唐伯虎《桃花庵歌》

13、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唐寅《一剪梅》

14、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唐寅《桃花庵歌》

15、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一剪梅》

16、人为多愁少年老,花为无愁老少年。年老少年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唐寅《老少年》

17、一醉解千愁,酒醒愁还在——唐寅

18、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花美似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唐寅《花月吟》

19、怅怅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钵院门前。——唐伯虎《伥伥词》

20、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唐寅《叹世》

21、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闻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花眠!——唐寅《妒花》

22、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一剪梅》

23、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咦!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唐伯虎《唐伯虎自赞》

24、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唐寅《夜读》

25、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26、"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唐伯虎《桃花庵》"

27、不鍊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寅《言志诗》

28、百字话,但求何故知何故,疏于与墨未能诉。举弘治十一年乡试,解元为之唐伯虎,晚年颓然自放去,安定树前桃花坞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明史》

29、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伯虎《桃花庵歌》

30、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唐伯虎《桃花庵》

31、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唐寅《警世》

32、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唐寅《落花诗》

33、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唐寅

34、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雨;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装。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花眠!——唐寅《妒花》

35、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36、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唐伯虎《唐伯虎点秋香》

37、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唐寅

38、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唐寅《夜读》

39、闲来只把青山画,卖得桃花当酒钱。——唐伯虎

40、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唐伯虎《除夕口占》

41、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桃花庵歌》

42、绿杨枝上啭黄鹂,红杏梢头挂酒旗——唐寅

43、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唐寅《菊花》

44、牡丹庭院春又深,一寸光阴万两金。拂晓起来人不解,只缘难放惜花心。——唐寅

45、男儿立志三步曲:齐家、治国、平天下。——唐寅

46、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唐寅《警世》

47、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唐寅《画鸡》

48、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处或移东——唐寅《警世》

49、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卷花舒年复年。致亲爱的姑娘——唐寅《桃花庵》

50、半睡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唐寅《桃花庵歌》

51、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唐寅《桃花庵歌》

52、[明]唐寅《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桃花庵歌》

53、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唐寅《感怀》

54、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一剪梅》

55、廿载龙沙应念我,他年笔下可抽丝。——唐寅《无题》

56、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唐寅

提问二:开字开头的诗句

答:1

[唐]

白居易

开素盘筵后日开

《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

开时不解比色相

《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开缄日映晚霞色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

开缄未读眼先明

《得钱舍人书问眼疾》

开元遗曲自凄凉

《嵩阳观夜奏霓裳》

开襟斗薮府中尘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开箱试著旧生衣

《闲居春尽》

开箱衣带隔年香

《早夏晓兴赠梦得》

开颜且酌樽中酒

《足疾》

2

[唐]

司空图

开却一枝开却尽

《重阳四首》

开得方知不是花

《红茶花》

开尽菊花怜强舞

《灯花三首》

开尽黄花麦未金

《虞乡北原》

3

[宋]

陈藻

开书已觉开愁颜

《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

开林见树直仍斜

《平步楼》

4

[宋]

释重显

开叶开花人不会

《和王殿丞罂粟种之什》

开发人天有何限

《送宝相长老》

5

[宋]

苏泂

开尽凡花独未开

《又叹庭前杂花草》

开堂复驾红尘车

《次韵刍父大篇》

开落那知色自空

《红梅》

开花较晚酒羞涩

《庭前菊》

开禧改岁复峥嵘

《馀姚江上作先寄城中亲友》

6

[宋]

杨万里

开来开去白如霜

《白菊二首》

开与未开相间著

《观张功父南湖海棠,杖藜走笔》

开时色浅未开深

《三花斛三首右瑞香》

开门小立月明中

《夏夜追凉》

开卷不题元字脚

《芭蕉三首》

开红落翠天为泣

《跋吴箕秀才》

开门将谓舡行远

《碧落洞前滩水三首》

开门片片洒人面

《泊姑苏城外大雪二首》

开尽梅花半欲残

《池亭双树梅花》

开门拾得一篇诗

《船过灵洲》

7

[元]

郭翼

开白开红接芳叶

《行路难(七首)》

8

[明]

马文玉

开尊向午催开舫

《春日泛湖忆旧(四首)》

9

[南北朝]

萧衍

开颜发艳照里闾

《东飞伯劳歌》

10

[唐]

杜甫

开元之中常引见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开花无数黄金钱

《秋雨叹》

开新合故置何许

《白丝行》

开筵上日思芳草

《薛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开元已来数八分

《李潮八分小篆歌》

开州入夏知凉冷

《寄常征君》

11

[唐]

冯延巳

开眼新愁无问处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12

[宋]

晏几道

开晚却疑花有恨

《木兰花》

开晚却疑花有恨

《木兰花/玉楼春》

13

[宋]

曾公亮

开窗放入大江来

《宿甘露寺僧舍》

开窗放入大江来

《宿甘露僧舍》

14

[元]

薛昂夫

开樽避暑争相向

《山坡羊·晴云轻漾》

15

[元]

元无名氏

开河变钞祸根源

《醉太平·堂堂大元》

16

[清]

王士祯

开国中山异姓王

《秦淮杂诗》

17

[唐]

王维

开阊阖兮临玉堂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开阊阖兮临玉堂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18

[唐]

李白

开心写意君所知

《扶风豪士歌》

19

[唐]

杜牧

开门满院空秋色

《大梦上人自庐峰回》

20

[唐]

武则天

开箱验取石榴裙

《如意娘》

提问三:怎样用安那般那法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是吸气的时侯不念,在呼气的时侯一口气念完一句佛号?

答:安般,念佛,这是两个不同的法门,不能念混在一起修的。师兄。

师兄有缘去地藏论坛和佛友们交流交流吧,那是个二十年历史的老佛教网站,每天很热闹,有见识的佛友很多的。

转您一篇地藏论坛刘欣师兄讲的安般法门。

您要想看其他讲如何念佛的精华帖子,可以去地藏论坛搜索。

——————————

【安般守意-地藏论坛任务通关帖22】(地藏论坛刘欣)

这一节我们介绍一下数息法。在佛教中有一个法门是以关注呼吸为手段的,叫做念安般,或者叫安般守意。详细解说的专门经典是《大安般守意经》,篇幅不小的一部经典。数息法其实只是这个法门其中的一小部分。

为什么我们介绍这个法门呢?佛说的任何法门都是有其对治的问题的。念安般的方法特别容易摄心。很容易集中心念。事实上如果你开始修就会发现,先不说摄心,心意散乱的时候就很容易就会被自己觉察到。我们常说念佛,有时候嘴里念着,心里想着其他的事情。等回过神来一晃十几分钟、半小时都能过去。而安般守意很难发生这种情况。

其次呢,安般守意这个方法十分巧妙的把身、息、心三者融合在了一起。无论是修行禅定,调整身心都是非常好的方法。对适合这个法门的人来说,会令人快速入道。见效明显。我们之所以介绍这个法门,也是因为这个法门兼有调整身心的功效,适合很多现代社会压力大、妄想多的人修,能解决不少现实中的问题。

需要说的是这个方法开始你很可能做不到几分钟、十几分钟。因为没几分钟你就散乱了,心念再也集中不起来了。特别是平时思虑重的人,有的连一两分钟都坚持不下来。不着急慢慢来。

建议先看看我们的:<学佛秘籍>这个帖子

需要特意说一下的是:每一个法门都是对治我们的烦恼障碍。侧重不同。但均有独到之处。所以不能单纯的去做比较。我们前一节讲的数珠念佛,而现在佛学探讨中就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数息尚能证果,何况念佛呢?似乎念佛更好。

其实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每一种法门特点并不一样。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一个法门可能效果完全不同。经常有人说三根普被的法门。三根或许能普被,但绝对不会有人人适合、人人普被的法门。如果真有,那佛就只需要讲一种法门好了。

很多人可能对数息法不屑一顾。觉得这个东西太普通了。其实是因为对其了解不够。

《大安般守意经》讲:

佛在越只国舍羁瘦国。亦说一名遮匿迦罗国。时佛坐行安般守意九十日。佛复独坐九十日者。思惟校计。欲度脱十方人及蜎飞蠕动之类。复言。我行安般守意九十日者。安般守意得自在慈念意。还行安般守意已。复收意行念也。

安为身。般为息。守意为道。守者为禁亦谓不犯戒。禁者亦为护。护者遍护一切无所犯。意者息意亦为道也。

安为生。般为灭。意为因缘。守者为道也。

安为数。般为相随。守意为止也。

安为念道。般为解结。守意为不堕罪也。

安为避罪。般为不入罪。守意为道也。

安为定。般为莫使动摇。守意莫乱意也。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

安为有。般为无。意念有不得道。意念无不得道。亦不念有亦不念无。是应空定意随道行。有者谓万物。无者谓疑。亦为空也。

安为本因缘。般为无处所。道人知本无所从来。亦知灭无处所。是为守意也。

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是清净无为也。无者谓活。为者谓生。不复得苦故为活也。

安为未。般为起。已未起便为守意。若已意起便为守意。若已起意便走为不守当为还。

故佛说安般守意。

佛先是自己行安般守意九十日。然后为了度脱十方众生主动说了这个法门。请大家注意,这个法门是佛主动说的,无问自说。而且是为了度脱无量众生而宣讲。可见这个法门并非那么普通,其实十分殊胜。十分适合大众来修。

看过上面这段,经典中对安般守意的讲述和介绍,你会感到有点小震撼。因安般守意四个字的含义就让你叹为观止了。

安是身,般是息,守意是道,这说明此法门从呼吸入手调整身心入道的系统工程。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方法。守意则不犯戒、不作恶。安般守意能够御使心意达到无为。我们常说非有非无,普通人觉得很矛盾,其实修安般守意就能够达到。

安般守意能令众生迅速入定,最终能够御使心意,至于无为。故意味着清静无为的含义。这一段的如果延伸开去那就太多了。打住。我们就介绍一下具体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大安般守意经》

数息法,其实很简单。首先是要端坐,至于你是盘坐还是正坐都无所谓。这个在经典中明确讲了:数息当坐。这不要在行走、躺卧的时候做的。

其次是着意于鼻头。

何以故。止在鼻头。报用数息相随止观还净。皆从鼻出入。意习故处亦为易识。以是故着鼻头也。

因为我们修行数息法,鼻端这个地方最容易集中我们的心念,与呼吸相应。最容易入道。

随呼吸数一至十。注意是从入息(吸气)开始,一吸一呼为一个数,下一个一吸一呼,为2, 再下一个一吸一呼为3,这样以此类推。至10为止。然后接下来再从1至10。

为什么要数10数呢?经典里这么解释的:

道人数福。何以故正为十。一意起为一。二意起为二。数终于十。至十为竟。故言十数为福。

又说:从一至十。分别定乱。

数息法的核心就在于用数息来平息乱意。从一至十刚好是定与不定的分水岭。能专心从一至十,说明心念还定在这里。超过了十数,反而让你开始完全专注于计数了,而不在着意于鼻头。所以从一到十刚刚好。

那么在修这个的过程中大家要了解的是,如果你能够安心、定下心来,定在呼吸上。而且数字还不会错,这时候你的呼吸应该是逐渐安详、徐缓的。如果你的心念乱了,跑到别处去了。甚至是贪嗔痴意起来了。那么呼吸就会快一些,甚至急促起来。经典里说是:

数息意不乱当安徐。数乱当为疾。

最后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大安般守意经》里的一段经文:

譬喻说日无光明者有四因缘。一者用有云故。二者用有尘故。三者用有大风故。四者用有烟故。数息不得亦有四因缘。一者用念生死校计故。二者用饮食多故。三者用疲极故。四者用坐不得更罪地故。此四事来皆有相。坐数息忽念他事失息意。是为念校计相。骨节尽痛。不能久坐。是为食多相。身重意瞪瞢。但欲睡眠。是为疲极相。四面坐不得一息。是为罪地相。以知罪当经行。若读经文坐。意不习罪。亦祸消也。道人行道当念本。何等为本。谓心意识是为本。

就好像看不到阳光可能有四种原因,被云遮蔽了,有尘土雾霾,有大风刮起砂石土木,有烟雾,都可能导致你看不到日光。而数息法也有可能修不好,比如:

1 修的时候,忽然想别的事情了,数息就修不下去了。

2 吃得太多,骨节疼痛,所以很难久坐。看来节食减肥也是佛弟子的时尚。

3 时间太长了,疲劳了、累了,修不下去了,导致昏昏欲睡。过犹不及不好。另外如果你工作很疲劳,建议需要休息,小睡一会儿,再修此法。

4 的确有人无法定下心来,坐不了一分钟。有业障。那就建议你干脆起来经行。就是类似我们平时生活的散步。在一定范围内,缓步步行。但不要跟散步一样看风景,心勿外缘。

很多人坐的久了,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心不得安。这时候就不要强坐,起来经行一段时间。再坐更好

经行还有好处,(一)能堪远行,(二)能静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于定中得以久住。

所以建议坐禅数息和经行交替而行。

如果大家坐读经文,因为我们这时候的妄心在经文上,并没有去贪嗔痴,没有“习罪”,没有造恶业。那么也是能够消业的。

接下来这句话,我们用红色标注,值得大家仔细玩味:

道人行道当念本。何等为本。谓心意识是为本。

佛弟子修行要知道修行的根本是什么。我们修行的根本就是心意识。这个心是指妄心。佛教讲的一切法门,一切修行,都是在调整这个心。只有把这个心调整好了,才能令大家明了真心佛性所在。这是佛教根本的目的,也是一切的归结点。

所以无论你用什么法门、或者得到什么秘法、大法、超级大法。如果不能令心意识上有所改变,那一切都是徒劳的。这是修行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自净其意,能不能令贪嗔痴意逐渐淡薄,妄心是否逐渐安定专注。不管修了多少年,如果还是每时每刻妄念翻飞,贪嗔痴意深重,那修行的成效堪忧。

按说数息法这个法门,不太可能在这么短短一节中就讲清楚。这里只是介绍这个方法做一下身心调整,或者仅仅是修行入门,因为数息法只是安般守意的第一步。如果想更深入的精研,可以系统读诵《大安般守意经》。

任务22

找个空闲、无人打扰的时间,试一下这个数息法。然后把你第一次能坚持几分钟计数不乱在论坛里晒一下吧。

安般守意-地藏论坛任务通关帖 任务二十二

提问四:如何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答:那么「去佛不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阿弥陀佛离我们不远,那更贴近地说,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念头里面。「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就入在我们的心想里面,就是我们的念头里面都有阿弥陀佛的法身,有法身就含摄著报身,有报身就能延伸出应化身。换句话来说,阿弥陀佛的法、报、化三身的全体功德,都在我们的念头里面。既然在我们的念头里面,我们当下这举起的这一念就非常有份量了。那么我们以这一念,来念果地上的名号功德,这是以实相心念实相佛,以法界心念法界佛呀,这就是以空印空,似水投水——同质的。

所以了解这个,就「不假方便」。方便是什么?方便是一般讲我们开悟、得到修证目标的一些辅助性的手段、帮助。宗门、教下都要谈方便,修止观啦,参话头哇,这些都是方便。但净土法门是不需要这些方便——不假方便,就是一句名号念到底:一句名号开佛知见,一句名号得无生法忍。净土法门——大势至菩萨他自己的介绍——就是一门深入,不假方便。这个对我们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凡夫众生都很执著,都不了解这句名号直接跟我们心性的关系。所以他总认为,光念这句名号就够了吗?他有怀疑,认为念这句名号不够,一定要加点什么东西才放心。之所以有这种心理,他对这个名号自身的功德不了解,他不知道我们所忆念的这句名号跟我们心性的那种同源的关系。

这种关系,蕅益大师有一段很重要的开示,这个阿弥陀佛名号是本着众生的心性来建立的。这个名号是无量光、无量寿——核心两个价值,无量寿是寂定,无量光是照用;实际上无量光、寿就是佛性的表达,两个核心价值也就是实相的表达。那么我们一切众生的介尔一念也有无量寿,也有无量光,就是我们也有佛性。所以这个名号是由于有我们无量光、寿的性德,才建立了无量光、寿的果地上的名号。离开了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没有阿弥陀佛名号安立的地方——它没有基础;同时没有阿弥陀佛的名号,就不可能显发我们本具的无量光、寿的德能:是这么一个关系。所以我们的心性跟弥陀名号是同源的,是同构的,是同质的,是相互互动的。

通过念果地上的佛,就是天台「六即佛」讲的那个「究竟即佛」——这是弥陀名号所展示的「究竟即佛」,来引发我们的什么?「六即佛」的第一个「理即佛」 ——我们的正因佛性。这两者——因和果,一个在第一位,一个在第六位,因心、果觉正好可以互动,可以交融,可以穿过去,这叫「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因果交彻就导致我们众生的心来念佛的名号之间的互动,就能产生我们见佛的最终的目的。那么这桩事情,不需要其它的方便,单刀直入,在核心地方开花结果。

如果你不了解这个,听到有人说:「你光念念这个佛号就有用吗?就能住生呐?你不修禅定还行吗?」想想也是啊。「来,我开一个禅修班,你只有修了禅定才能往生。」于是「咣当、咣当」去修禅定去了。又有的人说:「你念佛,你业障深重,不消掉业障还能把佛号念好哇?来,我给你一个咒子,念一百万遍消了业障再去念佛。」哎,「咣当、咣当」去持咒了。就是不了解这个真实的事情,他就容易被这些话所转。原来我就看到一个小册子说,我们业障深重,一定要持一个什么咒,等到持咒把业障消了再来念佛才可以。这对吗?难道念佛就不能消业障吗?至心称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可是佛说的。为什么你不相信呢?为什么要相信这个人说、那个人说呢?

第一堂课我讲,我们学佛的目的是要了生脱死——首先要解决分段生死,在解决分段生死当中,考量八万四千的通途法门,靠自力没有办法,唯有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横超。我们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一往情深地来念佛,不需要夹杂其它的东西。不假方便,专门持这句名号,「自得心开」,我们的心就打开了,就是如来藏心了,就能得无生法忍了。如来藏心打开,就无量的功德现前了。这个自性的体、相、用:我们自心——自体——妙真如性,是性具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的,这一打开,由体起用,就能显出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大用的。所以这个大势至菩萨给我们所展示的,就一心念佛,就是专门念佛,叫做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不搞其它的。一门深入,也恰恰就是大势至菩萨作为智慧化身的一个特点,有大智慧人才能一门深入。

你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说明什么?说明你没有智慧,善根浅薄,业障深重。这个执持名号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一法具足一切法,成就往生净土一法就等于成就一切大愿。那么这唯有大智慧者才能当下信受,担荷的。为什么这个《阿弥陀经》净土法门都是佛无问自说的?无问自说,因为这桩事情凡夫众生、声闻、缘觉、菩萨都问不出来,不是这些三乘行人的境界。是佛出于大慈悲心观照到众生的善根、与会大众的善根,还有相信这个法门的——一相信就能得到大利益,由于慈悲心来无问自说的。所以这桩事情要靠智慧来信受,来接纳,来担荷,来实施的。大势至菩萨是一个智慧化身,叫无边炽盛光,说他全体毛孔都放射光明。炽盛光,只要有缘的众生见到这个光明,就能见到大势至菩萨,也能见到十方诸佛。光明就是智慧的表达。

大势至菩萨是告诉我们「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念佛法门当下就是胜异方便,胜异方便就不需要再加其它的方便。这胜异方便是净土宗常用的一个概念,「异」 就是奇异,「胜」就是殊胜,在一切方便法门当中是极为殊胜、奇异的方便,就叫「方便中第一方便」。所有的法门施设都是让我们到达成佛宝所的方便,但这个念佛法门是方便当中的方便、捷径当中的捷径,单刀直入,快速圆顿。你抓住了第一方便,就不需要第二方便、第三方便。知道这个道理吗?你只要念佛,念念念。

我们为什么要从事相上开始念?事相上就是我这个心缘念佛的名号,有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但是心和佛不相离开,这就事相上念。行住坐卧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高兴的事情也是「阿弥陀佛」,失意的事情也是「阿弥陀佛」。所有世间的这些顺逆境界都是梦幻泡影,都由这句名号来摆平,怨亲债主也是 「阿弥陀佛」,这个佛、魔来了也是「阿弥陀佛」。一定要把这个念头念熟,这个忆佛念佛就是要转换念头的生熟和生熟的程度。我们原来对这个世间五欲六尘很熟悉,对这个佛号很生疏。现在通过勉强自己来念来忆,慢慢子对五欲六尘不感兴趣了,对世间的恩恩怨怨不感兴趣了;对这个佛号有兴趣了,对佛号这一念越念越欢喜了。说明你这个生、熟的对像在改变——一定要这样。

如果不这样,你在口里念著佛,世间的东西占据了心里的主宰地位,这都很难得到法上的利益。就好像原来说一个笑话,他是做生意的,实际上也是居士,每天做早晚课。正好那段时间进了一批花生,他就想着怎么把花生倒运出去——贸易出去,这个我投了多少成本,能赚多少钱。一般做生意都是求利润最大化,这些东西都是很牵挂心的。所以他在做晚课「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转变成了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花生,花生,花生……」。「哎,怎么念花生了?」这个花生在他心里起了主宰的地位,他就自然地转到花生里面去了。那你念花生,下辈子就再作卖花生的商人了,你想到极乐世界去见佛是不可能了。

所以这个要转换,转换至这个佛号对我们非常熟悉,念头一起来就是佛号,碰到紧急关头也是这个佛号。这个事情不容易——我们说起来容易。我原来在北京的时候,交往了一位老居士,他也学佛二十多年了。他有一天到我这儿来:「哎呀,我很惭愧呀,我念佛不行呐。」我说:「你念佛怎么不行?」他说:「今天我骑着自行车回去的时候,正好一辆货车要跟我迎面而来——很危险了。但是很危险得要撞到我的时候,我出来的一念是‘我的妈呀’。这个车没有撞来。」他说:「关键时刻是‘我的妈’,不是‘阿弥陀佛’。」他说:「我这二十多年佛号是不行。」在这个生命最关键的时刻是不是这句阿弥陀佛念出来——不是「我的妈呀,我的天啊,我的爸呀」出来——这是开不得玩笑的。这是真功夫啊,这是平时你怎么熏的功夫的结果呀。这要靠信心呐,真是要真诚心去做啊,这不是做表面文章啊。

你看印度的甘地,他虽然被刺客刺死,就是迎面的一个婆罗门极端分子,拿着枪就对面开了三枪,但这个甘地就有这么大的好的涵养,他面对手枪,面对这个歹徒,他都有一颗慈悲心,面带微笑没有怨恨,而且中弹缓缓地倒在地下的时候,他念的是他神的名字:「拉摩、拉摩、拉摩、拉摩、拉摩、拉摩……」你说说这个甘地,能成为圣贤啊。

所以我们这句名号为什么要百千万亿地念?念念念,就是把佛号这一念念熟,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出来的就是这句名号。这是事相上讲念熟,那进一步的理上念:这个能念之心、所念之佛都是本具的,最后能念、所念打成一片,心佛一如,就是圆觉妙心现前了。圆觉妙心现前就「自得心开」,这个「自」就是法尔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心佛一如的时候我们的妙明真心就现前,如来藏心就打开,这时候就契证到涅槃的常、乐、我、净里面去。「自得心开」至少是破一品无明的境界——圆教初住的水平。只要圆教初住这个水平,就有能力在破一品无明的这个范围当中,超越时、空的局限,能够在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大势至菩萨就不假方便,就是这句名号单刀直入,以念佛心开佛知见,一念灵知现前。

那么这桩事情是怎么实施的?就用一个比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如染香人」,我们业力凡夫没有香,全体的都是恶业的臭秽之气。这个「香」可以理解为五分法身之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我们是没有这五分法身香,但是我们能念这句名号,透过名号的中介,把阿弥陀佛已经圆满证得的五分法身香接纳过来。这就好像我们的衣服没有香气,但是你放在一个香店里面,香店里面有旃檀木很浓郁的香味,只要放在那里放段时间,这件衣服就染上了香味。是不是啊?所以我们这个全体业力的众生——每一念都是贪、嗔、痴、慢、疑具足的众生,当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把佛的功德接纳过来,这就像染香人身沾染了这个香气。那么这桩事情就代表净土法门的一个根本特点:以佛的「果地觉」作「因地心」。以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这种五分法身香、般若智慧光,来庄严我们的法身慧命。

我们的本觉也是具足的,但这个本觉的佛性完全被遮盖住了。阿弥陀佛在因地作法藏比丘的时候,也具有我们同样的本觉,他以这个发大愿、修大行——通过这个始觉呢,慢慢子圆满大愿建立净土,就成了究竟觉——究竟成佛的觉。究竟成就的这个「觉」,以这个名号作为中介传达给我们,于是我们以这个究竟觉来觉动、激活我们众生的本觉。所以我们念佛从自心上来看,是「是心是佛」;从我们修德始觉的程度来看,要「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就是念果地上已经成就了的名号的功德,能带起我们的本觉,唤醒我们的本觉,显发我们的本觉。这就叫「托彼名号,显我自心」,假托阿弥陀佛名号的果地上的功德,来显我们本具的本觉。虽然本觉我们本具,但是没有这种弥陀的名号光明,没有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加持,我们的本觉永远起不了作用。

就好像这块木头有火性,总是放在这里它不可能起火,一定要钻木取火。所以这个缘就很重要了,《法华经》有个说法,就叫「佛种从缘生,是故说一乘」,我们都有成佛的种子,这个种子就是代表我们的本觉——真如实相,但它要生起来一定要靠缘,没有这个缘是不行的。阿弥陀佛建立大愿,建立名号,建立净土,就是完成了这个缘,而这个缘的力量很大。由于它是大慈悲心、大愿力的结晶,所以就叫强缘——很强大的力量的缘。这种缘一但过来,我们系缘这个强缘,仰靠这个强缘,祈祷这个强缘,这个就是「南无」的内容了:归命。我们归命这个强缘的救度,那么我们佛的种子就会现前,佛的种子现前就是成佛——成就大乘的佛果。

那么大乘佛果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业力凡夫,还是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在彼土——极乐净土,快速成佛:前后分两步走。那么十方诸佛都是希望我们成就大乘的佛果,所以佛最想说的、最想做的就是说一佛乘,说摩诃衍,说大乘法。这个净土法门阿弥陀佛建立四十八大愿的核心是叫做 「正定必至涅槃愿」:若我做佛,十方众生都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大乘的正定聚,快速地圆满大乘的佛果。所以净土法门是一乘法,说这个法门,也是释迦牟尼佛最愿意说的——六根愉悦、称性而说的。以阿弥陀佛果地上的全体功德,就是他的法身香、他的般若光,透过这个名号的中介,让我们去念。我们每一念呢,就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召唤过来,「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就是完全地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召唤过来,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功德,这就叫「香光庄严」。这「香光庄严」是净土宗非常有特点的一个概述,这个香、光是究竟圆满的,以佛的法身香、智慧光,来庄严我们凡夫众生的本觉因心——法身慧命。

一个念佛人为什么他的种性高贵?《无量寿经》说,念佛者就是大乘第一弟子;阿弥陀佛发愿:只要你信愿持名,能得到天人的恭敬。你信愿持名就能接触到佛光,叫「蒙光照触」。大家注意这个经文「蒙光照触」。阿弥陀佛是大平等心,他放出的无量光是徧照法界,所有的众生都能蒙这个光普照;但是要接触到这个光明,不是所有众生都能触得到的。「触」就是谈感应,这个光在你身上能产生作用,是要用信愿持名才能接触到这个光;你不信愿持名,接触不到这个光的。就好像中央电视台电磁波就在这里的,如果你没有电视机,或者有电视机频号没有对上,这个电磁波也不产生作用。在当下你觉得它不存在,但是它已经存在在这里了,你怎么使它产生作用——它的音声、图像能够表达出来?你要有一个东西跟它接触上,跟它对应上,才显现出来。

阿弥陀佛向整个法界辐射着他的慈悲的光明、愿力,从比喻上来看,在这里相似,所以我们要接触到这个佛光,就是要念佛。那么「蒙光照触」,这个光明一但接触到,我们的身心就会柔软。身体柔软就是每个细胞都会激活,身体就会健康;心一柔软那就会慈悲,这种柔软的程度超过天人——比天人还要柔软。所以一个念佛人他平时身心柔软,一团太和之气,当然人际关系就会和睦,道德感就会好,大家都会喜爱。

不仅一般的人恭敬,就是天上的天神,也会对这个念佛人恭敬不已呀。为什么他恭敬呢?由于你念佛的时候,心光跟弥陀的光明融成一片了,可能世间人看不到一个念佛人自身的生命价值,但天神他能看得到。他就知道:「哎,他全身放光——放著金黄色的光。」其他不念佛人就没有光,全身都是黑的。那么鬼神是恭敬有光明的众生啦——鬼神包括阎罗王的这些鬼族——都是看重道德的。世间人看中权势、权位、财位,真正有眼光的人是看中道德的。这些权位、财富都是梦幻泡影,都是带不走的;但你的道德、你的智慧、你的心光是能够伴随着你的。

所以一个念佛人为什么叫人中芬陀利花?佛不是随便赞叹的,你一个信愿持名的人,就是人中的白莲华呀,稀有难得啊,现身能得到世间的吉祥如意。我们不要以为念佛只是送死的法门,一个念佛行人现世就能得到种种吉祥如意:家庭会和睦,事业会顺利,智慧会开发,道德会提升,身体会健康。这不是世间得到利益吗?世间你能成为道德君子,成为世间的大贤受人恭敬。

这个念佛激活良知良能。现在很多人他没有道德感,良心都麻木了,这叫「哀莫大于心死」啊:心都死了,良知良能都死了。所以你看有很多贪官被抓了,被关了,他从来没有内疚感,他不觉得自己犯了什么事,甚至反而说:「贪得比我多的人还没有进来。」他不服气,这就是他没有一念的惭愧心了,没有忏悔意识啊。一个人不怕做错事,犯错误是在所难免,问题是你犯了错误,你得要知道惭愧呀,内疚哇,悔过呀。现在连这个都没有,那就是「哀莫大于心死」,呜呼哀哉了。现在我们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宗教的教化,没有道德上的一种价值的张扬,所以一切都是那种功利呀,发展啦。原来是搞阶级斗争了,现在是搞经济建设呀:阶级斗争引发人的这种嗔恨了,经济第一引发人的贪欲呀。

这正是两种根本烦恼——就「贪、嗔」两种烦恼,再加上「痴」——愚痴、麻木,不知道善恶是非的标准。贪、嗔、痴三毒烦恼整个的在主导的话,我们个人很苦,这个组成的群体更苦。念佛能够拯救个人,能够拯救民族,它能唤醒良知良能。因为一切道德的准则、一切恻隐之心、好施之心、礼让之心,是我们一切众生本具的。这就是法,法是我们自心本具的。

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物皆备于我」,这跟佛教讲的很相似啊,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是我们自心本具的,我们向内心去求, 「乐莫大焉」啊。不是向外求的,现在我们没有儒、佛的教育,所以一切人都是向外求啊。求,最终你命中没有,求也求不到呐;求得也很苦哇——向外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然后安分守己呀,知足常乐啊,把那种精神价值、把那种出离的解脱道,看成生命当中的真实的目标,它自然就会淡化对五欲六尘猛利的执著啊。这样他才会过一个合理的生活,不需要追求高消费,不需要占有过多的资源,那么我们的世界就太平了。如果欲望都调得很高,都要追求高消费,那么我们的资源是不够的。资源匮乏,人和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就会出大问题了。

所以佛法对这个人类的贡献——这种潜移默化的巨大的作用,无论用语言怎么赞叹都是不过分的。可惜多少人不了解佛法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有善根听闻,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先信愿持名,自己香光庄严。自己香光庄严,点燃了我们内心的灯,再奉行无尽灯法门,点燃其他的,再点燃第三个、第四个,使我们无明长夜的这块地方有一片智慧的光亮。那个人就得福了,国家得福了,地球得福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也得福了。所以我们香光庄严,一定要自己如实地去做。

提问五:此中三昧是什么意思

答:此中三昧的意思: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比喻某些事情的奥妙之处。

读音:cǐ zhōng sān mèi。

出处:唐·李肇《国史补·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此中三昧造句。

1、上海滩的几年生活,唐云也参加过不少朋友的画展,自己也与别人合作办了画展,此时是深得此中三昧的。

2、说真的,因为电视剧里展示得清晰,我还真有点“浅得此中三昧”。

3、虽然依样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昧,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

4、时下不少文化名流不谙此中三昧,他们不仅当初为了出名不择手段,大展心计,而且大红大紫后,不知激流勇退,企图永远保持高知名度,永当弄潮儿。

5、对于不太熟的人,很多人反而能够敞开心扉,王学谦深谙此中三昧,搭讪起来毫无压力。

提问六:谁能给我发点心经,之类的佛经,安心定神的。

答:稽首和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众。弟子今作此论,恐不会圣心,愿赐忏悔;若会圣理,尽将回施一切有情,愿于来世,尽得成佛。 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 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脱,亦名达彼岸、超六度、越三界、大力菩萨、无量力尊,是大丈夫。 问:心住何处即住?答:住无住处即住。 问:云何是无住处?答:不住一切处,即是住无住处。云何是不住一切处?答:不住一切处者,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只个不住一切处,即是住处也;得如是者,即名无住心也,无住心者是佛心。 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问:身心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及身心等见?答:见无如许种见。 问:既无如许种见,复何见?答:是自性见。何以故?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 问:只如清净体尚不可得,此见从何而有?答:喻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何以故?为明鉴无心故。学人若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法句经云: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也。 问:涅槃经金刚身品: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云何?答:不可见者,为自性体无形,不可得故,是名不可见也。然见不可得者,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无有知者,为自性无形,本无分别,是名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能分别一切,即无事不知,是名无不知者。般若偈云: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见,无事不见。 问:经云:不见有无,即真解脱。何者是不见有无?答:证得净心时,即名有,于中不生得净心想,即名不见有也;得想无生无住,不得作无生无住想,即是不见无也;故云不见有无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亦名解脱。 问:云何是无所见?答:若见男子女人、及一切色像,于中不起爱憎,与不见等,即是无所见也。 问:对一切色像时,即名为见;不对色像时,亦名见否?答:见。 问:对物时从有见?不对物时,云何有见?答:今言见者,不论对物与不对物。何以故;为见性常故,有物之时即见,无物之时亦见也;故知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诸根亦尔。 问:正见物时,见中有物否?答:见中不立物。 问:正见无物时,见中有无物否?答:见中不立无物。 问:有声时即有闻,无声时还得闻否?答:亦闻。 问:有声时从有闻,无声时云何得闻?答:今言闻者,不论有声无声,何以故?为闻性常故;有声时即闻,无声时亦闻。 问:如是闻者是谁?答:是自性闻,亦名知者闻。 问:此顿悟门以何为宗?以何为旨?以何为体?以何为用?答: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问既言无念为宗,未审无念者无何念?答: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念。云何为邪念?云何名正念?答: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亲憎爱,并名邪念;不念苦乐等,即名正念。 问:云何是正念?答:正念者,唯念菩提。 问:菩提可得否?答:菩提不可得。 问: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实不可得,亦无前后得者;为不可得故,即无有念,只个无念,是名真念。菩提无所念,无所念者,即一切处无心,是无所念;只如上说如许种无念者,皆是随事方便,假立名字,皆同一体,无二无别;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 问:云何行佛行?答: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亦名正行,亦名圣行;如前所说,不行有无憎爱等是也。大律卷五菩萨品云:一切圣人,不行于众生行,众生不行如是圣行。 问:云何是正见?答: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问:云何名见无所见?答:见一切色时,不起染著;不染著者,不起爱憎心,即名见无所见也;若得见无所见时,即名佛眼,更无别眼。若见一切色时起爱憎者,即名有所见;有所见者,即是众生眼,更无别眼;作众生眼乃至诸根亦复如是。 问:即言以智为用者,云何为智?答:知二性空,即是解脱;知二性不空,不得解脱;是名为智,亦名了邪正,亦名识体用。二性空即是体,知二性空即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言二性空者,不生有无、善恶、爱憎,名二性空。 问:此门从何而入?答:从檀波罗蜜入。 问:佛说六波罗蜜是菩萨行,何故独说檀波罗蜜、云何具足而得入也?答:迷人不解五度皆因檀度生,但修檀度,即六度悉皆具足。 问:何因缘故名为檀度?答:檀者,名为布施。 问:布施何物?答:布施却二性。 问:云何是二性?答:布施知善恶性,布施却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即得二性空。若得二性空时,亦不得作二性空想,亦不得作念有施想,即是真行檀波罗蜜,名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问:佛说六波罗蜜,今云何说一即能具足?愿说一具六法之因。答:思益经云:网明尊谓梵天言:若菩萨舍一切烦恼,名檀波罗蜜,即是布施。于诸法无所起,名尸波罗蜜,即是持戒。于诸法无所念,名羼提波罗蜜,即是忍辱。于诸法离相,名毗离耶波罗蜜,即是精进。于诸法无所住,名禅波罗蜜,即是禅定。于诸法无戏论,名般若波罗蜜,即是智慧。是名六法。今更名六法不异,一舍、二无起、三无念、四离相、五无住、六无戏论。如是六法,随事方便,假立名字;至于妙理,无二无别;但知一舍,即一切舍;无起,即一切无起;迷途不契,悉谓有差;愚者滞其法数之中,即长轮生死。告汝学人,但修檀之法,即万法周圆,况于五法,岂不具耶? 问:三学等用,何者是三学?云何是等用?答:三学者:戒定慧是也。 问:其义云何是戒定慧?答: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也。若知戒定慧体,俱不可得时,即无分别,即同一体,是名三学等用。 问:若心住净时。不是著净否?答:得住净时,不作住净想,是不著净。 问:心住空时,不是著空否?答:若作空想,即名著空。 问:若心得住无住处时,不是著无所处否?答:但作空想,即无有著处。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著;无著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著;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三世不摄,亦名无三世也。心若起去时,即莫随去,去心自绝;若住时亦莫随住,住心自绝,即无住心,即是住无住处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时,只物住,亦无住处,亦无无住处也。若是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汝若未得如是之时,努力努力!勤加用功,功成自会。所言会者,一切处无心即是会。言无心者,无假不真也。假者爱憎心是也,真者无爱憎心是也。但无憎爱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 问:为只坐用,行时亦得为用否?答:今言用功者,不独言坐,乃至行住坐卧,所造运为,一切时中,常用无间,即名常住也。 问:方广经云:五种法身:一实相法身、二功德法身、三法性法身、四应化法身、五虚空法身,于自己身何者是?答:知心不坏,是实相法身。知心含万像,是功德法身。知心无心,是法性法身。随根应说,是应化法身。知心无形不可得,是虚空法身。若了此义者,即知无证也。无得无证者,即是证佛法身;若有得有证者,即邪见增上慢人也,名为外道。何以故?维摩经云:舍利弗问天女曰:汝何所得?何所证?辩乃得如是。天女答曰:我无得无证,乃得如是;若有得有证,即于佛法中为增上慢人也。 问:经云等觉妙觉,云何是等觉?云何是妙觉?答:即色即空,名为等觉。二性空故,名为妙觉。又云:无觉无无觉,名为妙觉也。 问:等觉与妙觉为别为不别?答:为随事方便,假立二名,本体是一,无二无别,乃至一切法皆然也。 问:金刚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其义云何?答: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问: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义云何?答:只如有人未遇大善知识,唯造恶业,清净本心被三毒无明所覆,不能显了,故云应堕恶道也。以今世人轻贱者,即是今日发心求佛道,为无明灭尽,三毒不生,即本心明朗,更无乱念,诸恶永灭,故以今世人轻贱也;无明灭尽,乱念不生,自然解脱,故云当得菩提。即发心时名为今世,非隔生也。又云如来五眼者何?答:见色清净,名为肉眼。见体清净,名为天眼。于诸色境、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无所染著,于中自在,名为慧眼。见无所见,名为法眼。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又云:大乘、最上乘,其义云何?答:大乘者是菩萨乘,最上乘者是佛乘。又问:云何修而得此乘?答:修菩萨乘者,即是大乘。证菩萨乘,更不起观,至无修处,湛然常寂,不增不减,名最上乘,即是佛乘也。 问:涅槃云:定多慧少,不离无明;定少慧多,增长邪见;定慧等故,即名解脱。其义如何?答:对一切善恶,悉能分别是慧;于所分别之处,不起爱憎,不随所染,是定;即是定慧等用说。又问:无言无说,即名为定,正言说之时得名定否?答:今言定者,不论说与不说常定。何以故?为用定性言说分别时,即言说分别亦定。若以空心观色时,即观色时亦空。若不观色,不说不分别时亦空;乃至见闻觉知,亦复如是。何以故?为自性空,即于一切处悉空;空即无著,无著即是等用;为菩萨常用如是等空之法,得至究竟,故云定慧等者,即名解脱也。今更为汝譬喻显示,令汝惺惺得解断疑,譬如明鉴照像之时,其明动否?不也!不照时亦动否?不也!何以故?为明鉴用无情明照,所以照时不动,不照亦不动。何以故?为无情之中,无有动者,亦无不动者。又如日光照世之时,其光动否?不也!若不照时动否?不也!何以故?为光无情;故用无情光照,所以不动,不照亦不动。照者是慧,不动者是定;菩萨用是定慧等法得三菩提;故云定慧等用,即是解脱也。今言无情者,无凡情,非无圣情也。 问:云何是凡情?云何是圣情?答:若起二性,即是凡情;二性空故,即是圣情。 问: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其义如何?答:以言显义,得义言绝;义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绝言,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谓得义实际,更不起观;不起观故,即是无生;以无生故,即一切色性空;色性空故,即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是心行处灭。 问:如如者云何?答:如如是不动义,心真如故,名如如也。是知过去诸佛行此行,亦得成道;现在佛行此行,亦得成道;未来佛行此行,亦得成道。三世所修证道无异,故名如如也。维摩经云:诸佛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乃至一切众生悉皆如也。何以故?为佛性不断,有性故也。 问:即色即空,即凡即圣,是顿悟否?答:是。 问:云何是即色即空?云何是即凡即圣?答:心有染即色,心无染即空。心有染即凡,心无染即圣。又云真空妙有故即色,色不可得故即空。今言空者,是色性自空,非色灭空。今言色者,是空性自色,非色能色也。 问:经云尽无尽法门如何?答:为二性空故。见闻无生是尽。尽者,诸漏尽。无尽者,于无生体中,具恒沙妙用,随事应现,悉皆具足,于本体中亦无损灭,是名无尽。即是尽无尽法门也。 问:尽与无尽,为一为别?答:体是一,说即有别。 问:体既是一,云何说别?答:一者是说之体,说是体之用。为随事应用,故云体同说别;喻如天上一日,一置种种盆器盛水,一一器中皆有于日,诸器中日悉皆圆满,与天上日亦无差别,故云体同。为随器立名,即有差别,所以有别,故云体同,说即有别。所现诸日悉皆圆满,于上本日,亦无损减,故云无尽也。 问:经云不生不灭,何法不生?何法不灭?答: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问:何者善?何者不善?答:不善者是染漏心,善法者是无染漏心;但无染无漏,即是不善不生;得无染无漏时,即清净圆明,湛然常寂,毕竟不迁,是名善法不灭也;此即是不生不灭。 问:菩萨戒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其义云何?答:佛戒者,清净心是也。若有人发心修行清净行,得无所受心者,名受佛戒也。过去诸佛皆修清净无受行,得成佛道;今时有人发心,修无受清净行者,即与佛功德等用,无有异也,故云入诸佛位也。如是悟者,与佛悟同,故云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从清净心生智,智清净名为诸佛子,亦名真佛子。 问:只如佛之与法,为是佛在先?为是法在先?若法在先,法是何佛所说?若佛在先,承何教而成道?答:佛亦在法先,亦在法后。 问:因何佛法先后?答:若据寂灭法,是法先佛后;若据文字法,是佛先法后。何以故?一切诸佛,皆因寂灭法而得成佛,即是法先佛后。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得成道已,然始广说十二部经,引化众生,众生承佛法教修行得成佛,即是佛先法后也。 问:云何是说通宗不通?答:言行相违,即是说通宗不通。 问:云何是宗通说亦通?答:言行无差,即是说通宗亦通。 问:经云:到不到、不到到之法云何?答:说到行不到,名为到不到;行到说不到,名为不到到;行说俱到,名为到到。 问:佛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何者是不尽有为?何者是不住无为?答:不尽有为者,从初发心,至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后至双林入般涅槃,于中一切法,悉皆不舍,即是不尽有为也。不住无为者,虽修无念,不以无念为证;虽修空,不以空为证;虽修菩提涅槃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即是不住无为也。 问:为有地狱,为无地狱?答:亦有亦无。 问:云何亦有亦无?答:为随心所造一切恶业,即有地狱;若心无染,自性空故,即无地狱。 问:受罪众生有佛性否?答:亦有佛性。 问:既有佛性,正入地狱时佛性同入否?答:不同入。 问:正入之时佛性复在何处?答:亦同入。 问:既同入,正入时,众生受罪,佛性亦同受罪否?答:佛性虽随众生同入,是众生自受罪苦,佛性元来不受。 问:既同入,因何不受?答:众生者,是有相,有相者,即有成坏;佛性者,是无相,无相者,即是空性也。是故真空之性,无有坏者,喻如有人于空积薪,薪自受坏,空不受坏也。空喻佛性,薪喻众生,故云同入而不同受也。 问: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几个识共成一智?几个识独成一智?答:眼耳鼻舌身,此五识共成成所作智,第六是意识独成妙观察智,第七意独成平等性智,第八含藏识独成大圆镜智。问此四智为别为同?答:体同名别。 问:体既同,云何名别?既随事立名,正一体之时,何者是大圆镜智?答: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即大圆镜智。能对诸尘不起爱憎,即是二性空,二性空即平等性智。能入诸根境界,善能分别,不起乱想而得自在,即是妙观察智。能令诸根随时应用,悉入正受,无二相者,即是成所作智。 问:束四智成三身者,几个智共成一身?几个智独成一身?答: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智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别,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无三身应用。何以故?为体性无相,从无住本而立,亦无无住本。 问:云何是见佛真身?答:不见有无,即是见佛真身。 问:云何不见有无即是见佛真身,答:有因无立,无因有显;本不立有,无亦不存;既不存无,有从何得?有之与无,相因始有;既相因而有,悉是生灭也。但离此二见,即是见佛真身。 问:只如有无尚不可交建立,真身复从何而立?答:为有问故,若无问时,真身之名亦不可立。何以故?譬如明镜人,若对物像时即现像,若不对像时,终不见像。 问:云何是常不离佛?答: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即是常不离佛。 问:何者是无为法?答:有为是。 问:今问无为法,因何答有为是?答:有因无立,无因有显;本不立有,无从何生?若论真无为者,即不取有为,亦不取无为,是真无为法也。何以故?经云: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即是取真法也。若了此理,即真解脱,即会不二法门。 问:何者是中道义?答:边义是。 问:今问中道,因何答边义是?答:边因中立,中因边生;本若无边,中从何有?今言中者,因边始有,故知中之与边,相因而立,悉是无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问:何名五阴等?答:对色染色,随色受生,名为色阴。为领纳八风,好集邪信,即随领受中生,名为受阴。迷心取想,随想受生,名为想阴。结集诸行,随行受生,名为行阴。于平等体,妄起分别系著,随识受生,名为识阴。故云:五阴。 问:经云:二十五有,何者是?答:受后有身是也。后有身者,即六道受生也。为众生现世心迷,好结诸业,后即随业受生,故云:后有也。世若有人,志修究竟解脱,证无生法忍者,即永离三界,不受后有;不受后有者,即证法身;法身者,即是佛身。 问:二十五有名,云何分别?答:本体是一,为随用立名,显二十五有。二十五有:十恶、十善、五阴是。 问:云何是十恶十善?答: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嗔、邪见,此名十恶。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 问:上说无念,尚未尽决。答:无念者,一切处无心是;无一切境界,无余思求是;对诸境色,永无起动,是即无念。无念者,是名真念也;若以念为念者,即是邪念,非为正念。何以故?经云:若教人大念,名为非念。有六念名为邪念,无六念者,即真念。经云:善男子!我等住于无念法中,得如是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照无余世界,不可思议功德,佛说之犹不尽,何况余乘能知也。得无念者,六根无染故,自然得入诸佛知见;得如是者,即名佛藏,亦名法藏;即能一切佛、一切法。何以故?为无念故。经云:一切诸佛等,皆从此经出。 问:既称无念,入佛知见,复从何立?答:从无念立。何以故?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又云:喻如明鉴,鉴中虽无像,而能现万像。何以故?为鉴明故,能现万像;学人为心无染故,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无量知见。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何以知之?譬如师子儿,初生之时,即真师子;修顿悟者,亦复如是,即修之时,即入佛位;如竹春生笋,不离于春,即与母齐,等无有异。何以故?为心空故。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故云即凡即圣也。修顿悟者,不离此身,即超三界。经云:不坏世间,而超世间;不舍烦恼,而入涅槃。不修顿悟者,犹如野干,随逐师子,经百千劫,终不得成师子。又问:真如之性,为实空,为实不空?若言不空,即是有相。若言空者,即是断灭。一切众生,当依何修,而得解脱?答:真如之性,亦空亦不空。何以故?真如妙体,无形无相,不可得也,是名亦空;然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即无事不应,是名亦不空。经云: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自诳诳他,彼此俱坠。努力努力!细细审之,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得如是者,即入涅槃,证无生法忍,亦名不二法门、亦名无诤、亦名一行三昧。何以故?毕竟清净,无我人故;不起爱憎,是二性空,是无所见,即是真如无得之辩。此论不传无信,唯传同见同行,当观前人有诚信心,堪任不退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示之令悟。吾作此论,为有缘人,非求名利,只如诸佛所说,千经万论,只为众生迷故,心行不同,随邪应说,即有差别;如论究竟解脱理者,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汝莫求虚名,口说真如,心似猿猴,即言行相违,名为自诳,当堕恶道;莫求一世虚名快乐,不觉长劫受殃。努力努力!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时,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经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 问:于来世中,多有杂学之徒,云何共住?答:但和其光,不同其业,同处不同住。经云:随流而性常也。只如学道者,自为大事因缘解脱之事,俱勿轻未学,敬学如佛;不高己德,不疾彼能;自察于行,不举他过;于一切处,悉无妨碍,自然快乐也。重说偈云: 忍辱第一道 先须除我人 事来无所受 即真菩提身 金刚经云: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又云:不取亦不舍,永断于生死;一切处无心,即名诸佛子。涅槃经云: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偈曰: 我今意况大好 他人骂时无恼 无言不说是非 涅槃生死同道

识达自家本宗 犹来无有青草 一切妄想分别 将知世人不了

寄言凡夫末代 除却心中蒿草 我今意况大宽 不语无事心安

从容自在解脱 东西去易不难 终日无言寂寞 念念向理思看

自然逍遥见道 生死定不相干 我今意况大奇 不向世上侵欺

荣华总是虚诳 弊衣粗食充饥 道逢世人懒语 世人咸说我疾

外道瞪瞪暗钝 心中明若琉璃 默契罗侯密行 非汝凡夫所知 吾恐汝等不会了真解脱理,再示汝等。 问: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云何是净心?答:以毕竟净为净。 问:云何是毕竟净为净?答: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问:云何是无净无无净?答: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即名无净也。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即是无无净也。 问:修道者,以何为证?答:毕竟证为证。 问:云何是毕竟证?答: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问:云何是无证?云何是无无证?答:于外不染色声等,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即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即名无证也;得此无证之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证即名无无证也。 问:云何解脱心?答:无解脱心,亦无无解脱心,即名真解脱也。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者是有,非法是无也;但不取有无,即真解脱。 问:云何得道?答:以毕竟得为得。 问:云何是毕竟得?答:无得无无得,是名毕竟得。 问:云何是毕竟空?答:无空无无空,即名毕竟空。 问:云何是真如定?答:无定无无定,即名真如定。经云: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定法如来可说。经云:虽修空不以空为证,不得作空想,即是也。虽修定不以定为证,不得作净想,即是也。若得定得净,得一切处无心之时,即作得如是想者,皆是妄想,即被系缚,不名解脱;若得如是之时,了了自知得自在,即不得将此为证,亦不得作如是想,即得解脱。经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先把这个看懂吧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此中三昧。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点虫知识的其他内容。